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ZW114)

作品数:6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若明郝青云王双梅那顺乌力吉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兰州学刊》《学术探索》《兰台世界(下旬)》《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文化交流大臣驻藏大臣蒙古族纪行诗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西藏赋》与西藏的自然与社会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65-70,共6页那顺乌力吉 郝青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代蒙古族边疆大臣汉文创作及多民族文化交流活动研究"(项目编号:10BZW114)的研究成果
《西藏赋》是清代蒙古族边疆大臣和瑛的一篇描述西藏自然与社会的赋体散文。作品从空间定位入手描述了西藏的自然地理,并通过对宗教文化、社会历史和民俗风情的逐层铺展,展示了作者对西藏民俗风情的理解和尊重。从西藏与内地的文化渊源...
关键词:《西藏赋》 和瑛 驻藏大臣 
浅议清末驻藏大臣有泰——以驻藏期间日常生活为中心被引量:2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98-101,共4页王双梅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代蒙古边疆大臣的汉文创作及多民族文化交流活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0BZW114;内蒙古民族大学社科项目"<有泰驻藏日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NMD1394
有泰是清末光绪年间的驻藏大臣,在政治上缺少铁腕般的政治魄力和韬略,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无计可施,任事态发展,用丧权辱国来定位他的边吏功过一点也不过分。他又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被培育出来的,中庸之道是他的处事哲学,明哲保身是...
关键词:有泰 驻藏日记 文化交流 驻藏大臣 
清代蒙古族大臣柏葰出使朝鲜纪行诗研究
《学术探索》2014年第9期78-82,共5页王若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BZW114);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联合会科研课题(14B49)
纪行诗在清代诗歌创作中占有一定的比重,蒙古族诗人柏葰著的《奉使朝鲜驿程日记附诗》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种。柏葰出使朝鲜沿途所写诗作描写了作者出使朝鲜一路的所见所感,给我们真实地再现了清代中国边疆和朝鲜的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
关键词:柏葰 纪行诗 出使朝鲜 中朝文化交流 
清朝蒙古族边疆大臣的任职及汉文著述概况被引量:1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5-9,共5页郝青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代蒙古族边疆大臣的汉文创作及多民族文化交流活动研究"(10BZW114)的成果之一
清代是由满族建立的王朝,在以满族为核心的统治集团中,蒙古八旗是重要的依靠力量。蒙古族边疆大臣大多出身于蒙古八旗,比较集中地派出到西藏、新疆和外蒙古。选派蒙古族边疆大臣的出于朝廷对蒙古族的信赖因素,也有蒙古族在历史上影响、...
关键词:清代 蒙古族 边疆大臣 汉文创作 
论花沙纳出使朝鲜纪行诗的文化价值
《兰台世界(下旬)》2014年第2期22-23,共2页王若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代蒙古边疆大臣的汉文创作及多民族文化交流活动研究";课题号:10BZW114;内蒙古民族大学科研项目:"清代出使朝鲜大臣纪行文学研究";课题号:NMD1147
花沙纳是清代道光咸丰年间一位举足轻重的大臣,他出使朝鲜留下的纪行诗集《东使吟草》记录了当时的中国边疆风貌和朝鲜的秀丽风光,充实了我国纪行山水诗,对于今天开发中国边疆和朝鲜的旅游资源有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花沙纳 纪行诗 出使朝鲜 中朝文化交流 
论清代出使朝鲜满蒙大臣纪行文学的文献价值
《兰州学刊》2014年第2期194-196,共3页王若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代蒙古边疆大臣的汉文创作及多民族文化交流活动研究"(项目编号:10BZW114);内蒙古民族大学校级课题"清代出使朝鲜大臣纪行文学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NMD1147)
中朝两国关系悠久,友谊深厚,山水相连,休戚与共,中朝两国的交往也是中国古代对外关系成功的典范。两国外交中使者具有重要的作用,清代出使朝鲜的使臣多为满族和蒙古族大臣,他们留下了很多记录出使朝鲜的纪行文学作品,成为我们了解中朝...
关键词:中朝关系 满蒙使臣 多民族文化交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