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GJ391-8)

作品数:6被引量:1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朱听昌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兰州学刊》《教学与研究》《江淮论坛》更多>>
相关主题:历史变迁地缘战略地位中国地缘和谐世界主旋律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中国成为古代东亚文明中心的地理条件探析被引量:1
《江淮论坛》2010年第2期75-80,共6页朱听昌 
国家社科基金军事学项目"中国地缘战略地位的变迁"(07GJ391-8)
中国成为古代东亚文明中心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条件。中国地处北温带的"文明走廊",是世界上少有的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大面积地域之一。中国有自成一体的地理结构,因此尽管历史上时有短暂的分裂,最后都复归统一。中国处于欧亚大...
关键词:古代中国 地理条件 东亚文明中心 战略地位变迁 
大国协调:21世纪大国关系的主旋律——兼论中国在大国协调中的作用被引量:3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46-52,共7页朱听昌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地缘战略地位的变迁"(07GJ391-8)
近代国际体系建立以来,大国始终占有独特的地位。特定历史时期大国的战略走向及其相互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当今大国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走向合作、协调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形势的发展越来...
关键词:大国关系 大国协调 协调机制 和谐世界 
论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区域中心地位被引量:7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0年第1期76-86,共11页朱听昌 
国家社科基金军事学项目"中国地缘战略地位的变迁"(07GJ391-8)
21世纪将是"亚太世纪",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亚太地区国家主导国际关系的世纪。亚太地区是一个不断扩展的概念,东亚是亚太地区的核心地带。从发展的观点看,亚太的概念不可避免地将扩展到南亚,这就意味着亚太地区的核心地带将扩展至整个"季...
关键词:亚太世纪 中心国 桥梁国 联系国 
晚清对外政策之检讨被引量:1
《兰州学刊》2010年第1期199-202,共4页朱听昌 
国家社科基金军事学项目"中国地缘战略地位的变迁"(07GJ391-8)之阶段性成果
自鸦片战争始,长期在东亚以天朝上国自居的中国封建王朝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强敌。为反击西方列强的侵略,晚清先后采取了郅治保邦、"海防"与"塞防"、保藩固圉、以夷制夷等不同的对外政策。这些对外政策理念在实践的过程中有成功也有失败,...
关键词:郅治保邦 “海防”“塞防” 保藩固圉 以夷制夷 
试论中国地缘战略地位的变迁被引量:5
《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12期46-51,共6页朱听昌 
2007年国家社科基金军事学项目"中国地缘战略地位的变迁"(项目编号:07GJ391-8)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位于世界地缘政治的中心舞台——欧亚大陆的东部,是典型的陆海复合型国家,从地理位置上看,又天然是亚洲的中心。中国独特的地缘战略地位历来为各国战略家所重视。中国是古代东亚文明的中心,近代帝国主义列强角逐的战场,冷战时期美...
关键词:中国 地缘战略地位 历史变迁 未来展望 
毛泽东“中间地带”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被引量:1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69-72,共4页朱听昌 
国家社科基金军事学项目"中国地缘战略地位的变迁"(07GJ391-8)
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敏锐地观察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适时阐明了不同时期的"中间地带"理论并最终发展到"三个世界"的划分,从"中间地带"论到"三个世界"划分的内在逻辑还蕴涵着世界格局将向多极化发展的潜台词。在美苏冷战的大背景下...
关键词:毛泽东 中间地带 三个世界 世界多极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