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11BWY008)

作品数:5被引量:1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陶国山汪娟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新疆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外文论》《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后现代文化认同斯图亚特·霍尔论文学叙事语境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论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认同观被引量:5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71-76,共6页陶国山 玄博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认同理论研究"(2011BWY00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经典文艺作品的阐释研究"(11YJC752019);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性文艺思想研究"(13CZW00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5批面上资助项目"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当代美学的影响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晚近以来,传统的认同形式在主体身份破碎、流离的境况下逐渐被消解,人们开始面临各种"认同的危机"。英国著名学者斯图亚特·霍尔以文化研究的视角开展对认同的研究,他指出,文化认同是动态的,永远处于过程当中,就像一件随时都在生产,但...
关键词:斯图亚特·霍尔 后现代主体 文化认同 族裔散居 
斯图亚特·霍尔的后现代主体理论与文化认同观被引量:3
《浙江学刊》2013年第5期112-116,共5页汪娟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认同理论研究"(课题批准号:2011BWY008)的阶段性成果
从某种意义上说,对后现代主体的文化研究有力地促进了文化认同的研究。英国著名文化研究学者斯图亚特·霍尔论述并总结了后现代主体的不同文化范式:"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无意识主体"、"语言学主体"、"权力主体"以及"不同社会运动...
关键词:文化研究 后现代主体 流散身份 文化认同 
论文学叙事语境下的民族认同被引量:3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91-94,共4页陶国山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认同理论研究"(2011BWY008)
文学叙事聚合了有着相同背景的社会成员,促进集体自我的形成。有关民族的文学叙述表征了被称之为"想象共同体"的民族认同。早期史诗式的文学叙事既能帮助巩固民族国家的民族意识,又是本民族认同的精神资源。上世纪初中国文学对民族性的...
关键词:文学叙事 民族史诗 民族叙述 民族认同 
论“认同”的文学话语建构被引量:4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132-140,共9页陶国山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资助项目(2011BWY008)
认同是形塑人之为自我,民族之为集体自我的一个关键概念。晚近以来,寻找认同建构的有效路径,进而解决认同(或身份)的危机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语言、话语是认同建构的基础性要素与前提条件,而文学所具有的想象、虚构、情感等功能在认同...
关键词:认同 认同危机 文学话语 话语建构 
从语言到话语:论文学研究范式的“话语转向”
《中外文论》2012年第1期27-36,共10页陶国山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认同理论研究”(课题批准号:2011BWY008)的前期成果
从启蒙到人本、从普适到多样、从语言到话语,晚近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目标与范式的转变,不仅是后现代反本质主义对现代启蒙神话的消解,同时也是对人本主义的再次召唤。随着反本质主义思潮的兴起,传统意义上的宏大叙事模式趋于瓦解,生活在...
关键词:话语 范式 文化 主义 本质 语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