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L07Dsh038)

作品数:8被引量:1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艾晶张洪阳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求索》《清史研究》《学术论坛》更多>>
相关主题:女性犯罪民国初年统计分析司法统计女犯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清末女犯监禁情况考述被引量:8
《清史研究》2011年第4期100-109,共10页艾晶 
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清末民初女性犯罪研究(1901-1919)"(项目号:08CZS011)部分成果;2007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社会转型时期对女性犯罪的惩治研究--以清末民初为例"(项目号:L07Dsh038)部分成果
清末的中国社会,女性犯罪增多,加大对女性犯罪的管制力度势在必行,然而像以往那样对女犯施以肉刑或当众羞辱的处罚形式已不可行。晚清政府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进行了相应的司法变革,做了大量的工作以变革传统的女犯收禁制度,虽然...
关键词:女犯 清末 考述 监禁 女性犯罪 中国社会 处罚形式 晚清政府 
清末女性犯罪统计的个案分析——以大理院统计为例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42-45,共4页张洪阳 艾晶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8CZS011);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L07Dsh038)
清朝末年,女性犯罪凸现。由大理院的统计可以看出,河南省女犯无论数量、类型都较直隶省为多。犯罪者年龄趋于年轻化、无业化,拘禁女犯有被开释和保释的机会,且多数可以交罚金,对女犯如此详尽的统计,可以看出清末社会对女犯监禁的重视程度。
关键词:清末社会 女性犯罪 统计分析 社会转型 
民初女性被告人的婚姻家庭状况分析——基于1914~1919年司法统计的考察被引量:1
《学术论坛》2010年第10期181-185,共5页张洪阳 艾晶 
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清末民初女性犯罪研究(1901-1919)"(08CZS011);2007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社会转型时期对女性犯罪的惩治研究--以清末民初为例"(L07Dsh038);2008年沈阳师范大学引进人才(博士)启动基金项目"社会转型时期女性性犯罪研究--以清末民初为例(1901-1919)"(BS200801)
民国初年,女性婚姻家庭观念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也就此诱发了更多的女性犯罪。由此际的犯罪统计可以看出,已婚女性和寡妇之所以成为女性犯罪的主体,与其婚姻处境有着必然的联系,实为其解决经济压力和摆脱不幸婚姻的一种无奈选择。
关键词:民国初年 女性犯罪 统计分析 经济压力 婚姻家庭 
光绪末年司法统计中的女性犯罪被引量:1
《统计研究》2010年第12期106-108,共3页张洪阳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清末民初女性犯罪研究(1901-1919)"(08CZS011)资助;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社会转型时期对女性犯罪的惩治研究--以清末民初为例"(L07Dsh038)资助
清朝末年,女性犯罪统计受到了一定的重视,展现了这一时期女性法律地位的变化及社会变迁带给女性的影响。法部第二次统计中,女性犯罪的人数、类别均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刑罚以笞杖为主,多数刑罚可以收赎,特别是通过秋朝审等形式,女性犯罪...
关键词:清末法律 女性犯罪 统计分析 女犯援免 
民国初年女性犯罪的原因解析--基于1914-1919年司法统计的考察被引量:2
《求索》2010年第11期231-234,共4页艾晶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编号:08CZS011);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编号:L07Dsh038)
民国初年,女性犯罪凸现。由此际司法统计可以看出,多数女性犯罪者均为生活贫困且毫无职业者,生存的压力让其无所适从;年龄一般集中在20-40岁之间,且多为已婚妇女和寡妇,她们教育程度低下,在无知状态下走向了犯罪。
关键词:民国初年 女性犯罪 统计分析 经济压力 婚姻家庭及教育 
民国初年女性的教育问题与女性性犯罪探析被引量:2
《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227-231,共5页艾晶 
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资助;系青年项目"清末民初女性犯罪研究(1901-1919)"(项目号:08CZS011)部分成果;2007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社会转型时期对女性犯罪的惩治研究--以清末民初为例"(项目号:L07Dsh038)部分成果;2008年沈阳师范大学引进人才(博士)启动基金项目"社会转型时期女性性犯罪研究--以清末民初为例(1901~1919)"(项目号:BS200801)部分成果
民国初年,虽然提倡女性教育,但因受教育人数的"精英化"及内容上的"畸形性",多数女性仍然没能摆脱愚昧无知的状态。再加上家庭成员不良言行的影响及基本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得这些处于社会变迁中的女性因缺乏必备的知识和能力而容易走向性...
关键词:民国初年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犯罪防治 女性性犯罪 
民初惩罚女性性犯罪的法律问题被引量:2
《史学月刊》2008年第12期112-121,共10页艾晶 
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资助;青年项目"清末民初女性犯罪研究(1901~1919)"(项目号:08CZS011)部分成果;2007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社会转型时期对女性犯罪的惩治研究--以清末民初为例"(项目号:L07Dsh038)部分成果;2008年沈阳师范大学引进人才(博士)启动基金项目"社会转型时期女性性犯罪研究--以清末民初为例(1901~1919)"(项目号:BS200801)部分成果
民国初年,国家对女性性犯罪的惩罚较前有所减轻。大理院通过一系列的解释例,对女性的通奸、重婚等性犯罪行为进行了相应的界定,强化女性性犯罪的告诉权;强调"无告诉权不理"、"律无处罚正文,即不为罪"等办案原则,对女性的性犯罪案件进行...
关键词:民国初年 女性性犯罪 法律问题 
清末民初女性拐逃防治研究被引量:2
《学术论坛》2008年第9期79-82,共4页艾晶 
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清末民初女性犯罪研究(1901-1919)"(08CZS011);2007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社会转型时期对女性犯罪的惩治研究--以清末民初为例"(L07Dsh038);2008年沈阳师范大学引进人才(博士)启动基金项目"社会转型时期女性性犯罪研究--以清末民初为例(1901-1919)"(BS200801)部分成果。
清末民初,女性拐逃兴盛。国家制定相应的法律对之进行严格的控制,在司法实践中亦加强了防范。同时,女性拐逃也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注意,纷纷通过各种途径对其进行了一定的救济,这对防止和控制女性拐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从实际效果看...
关键词:清末民初 女性拐逃 奸情 防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