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ZW001)

作品数:23被引量:2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盖光孙姣姣高曼郭琼路珊珊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管子学刊》《鄱阳湖学刊》《内蒙古社会科学》《蒲松龄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生态批评生态生态文学生态意蕴生态审美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图腾崇尚的“生态”意蕴
《管子学刊》2016年第4期39-44,共6页盖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批评与中国文学传统融合及学理构建研究"(编号:10BZW001)
图腾作为一种原始的混沌,既是人们崇尚、信仰及幻像体验的符号,也是一种祈福的印记,但这一切却植生于自然物及生命体的实在。如果说这其中包孕生态特性的话,那就是由"生"而化成的多重关系构成中,人的活动更依附于自然、生命,或旨在悟解...
关键词:图腾 图腾崇尚 生命有机体 生态合成力 文化多样性 
“法自然”与中华文学的自然审美体悟被引量:1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86-93,共8页盖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BZW001);山东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基金项目(2010GGTD01)
"道法自然"实为有机—过程性存在,且并不局限于显化"道"与"自然"的关系,或者不只是道"法自然",而且是人、地、天与道同"法自然"。我们从审美的层面来观照,其中的"法"既有成规、规范、规律及"内在价值"的含义,也有遵循、守持、取法之义,...
关键词:“法自然” “道法自然” 自然审美 中华文学 有机—过程 
中国古典诗歌中“居”的美学意蕴
《管子学刊》2016年第1期70-74,98,共6页杨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批评与中国文学传统融合及学理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0BZW001)
居住源自于个体的生存和安全需求,是生命活动的必须。在这之上,诗人以其诗意化的精神体验,自觉体合宇宙自然的生命节律,在与自然万物的情感交流中不断地实现自我,这是诗人的精神"栖居"方式。在自我实现的基础上,诗人不断建构着与自然融...
关键词:“居” “万有相通” 节律 中国古典诗歌 
生态文学与人的精神生态征象被引量:2
《鄱阳湖学刊》2016年第1期102-109,128,共8页盖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批评与中国文学传统融合及学理构建研究"(10BZW001)的阶段性成果
当代生态文学已经成为一种自主性、社会参与性、地方性及对文化根脉的挖掘性非常强的文学活动状态。精神生态是自然生态的延伸或派生论域,由自然生态到社会生态再到精神生态的演化呈现出人的生命有机化过程。生态文学与精神生态的互动,...
关键词:生态文学 精神生态 生态体验性 有机性 健康性 
生态批评的建设性、公共性及介入性被引量:2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96-102,共7页盖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批评与中国文学传统融合及学理构建研究(10BZW001);山东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基金项目:中西文论与生态批评研究(2010GGTD01)
生态批评是实在的,建设性的,既经由文学阐释活动而直指现实,其评价又会指涉人们的具体活动方式。生态批评以无尽的情意与想象情调来发现、审思、理解、体味人在系统整体及有机性条件下的生存活动,在话语表达、文本阐释/重释中鉴析人的...
关键词:生态批评 建设性 公共性 介入性 
“道生”:中国生态智慧的哲性基础被引量:1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38-48,共11页盖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批评与中国文学传统融合及学理构建研究"(10BZW001)
"道生"极具"生态"智慧。这不仅是老子及道家思想的基础,也是成就中国智慧中"生态"蕴含的主要条件。"道生"禀天地阴阳之气,其节奏及韵律性的生成与转换旨在促生万物生命的生态共荣。"道生"与"道法"二义,从"生"之本根缘发,凸显其智慧性,...
关键词:“道生” “道法” 生态智慧 中国智慧 “太一生水” 精神生态 
中国古代诗歌中竹子的“清”之美
《管子学刊》2014年第2期70-72,76,共4页李群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批评与中国文学传统融合与学理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0BZW001)
中国竹文化历史悠久,历代的诗词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的咏竹诗。竹的清、挺拔及四季常青常被审美化处理,当进入人们的生活,并在诗词中给予审美表达,其意境则更加悠长。竹子修长挺拔、直冲云霄的自然形象更让人想象到耿直不阿、忠贞坚定的人...
关键词:竹子  “清美” 中国古代诗歌  
从《疯狂原始人》看动画电影中的生态叙事被引量:1
《鄱阳湖学刊》2014年第1期97-102,共6页路珊珊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生态批评与中国文学传统融合及学理构建研究"(10BZW001)的阶段性成果
2013年美国动画电影《疯狂原始人》上映后票房收入颇丰,且好评不断。影片不仅带给了受众新奇逼真的3D视觉体验,激发了观众对远古生活的怀旧情怀,更重要的是史前时空设置的生态叙事方法表达平等生存的渴望,既跨时空地映衬现代条件下人类...
关键词:动画电影 生态叙事 生态整体观 时空建构 
生态批评与文学的中西互通路线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136-141,共6页盖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BZW001);山东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基金项目(2010GGTD01)
生态批评有着丰富的历史、时代与文化的生成语境及条件,作为文学现象,既能合理调控人的生命活动的有机—过程,又需探寻人类共同共通,且具普遍性存在的价值合理条件,以跨地域、跨文化境域铺设中西互通的优质路线。中国文化及文学丰富的...
关键词:生态批评 中国文学 生态智慧 中西互通 跨文化 
生态批评的话语表达路线被引量:1
《山东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91-95,101,共6页盖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批评与中国文学传统融合及学理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0BZW001);山东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基金项目"中西文论与生态批评研究"(项目编号:2010GGTD01)的阶段性成果
生态批评的话语表达"兴趣点"是宽泛的,是需要越界而超越文本的,将文本体验及分析、评价拓展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过程,让话语体验回到人的家园共生境域中,以生态条件下多重关系的对话机制作为基本语境条件,为多样化的主体提供和谐对话的...
关键词:生态批评 文本体验话语表达 对话机制 语境条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