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CZW027)

作品数:6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胡政郝思瑾李青枝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徐州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文艺评论》《许昌学院学报》《古代文学理论研究》《民族文学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文学思想北朝庾信文笔性灵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北朝“文笔”观念及其历史意味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0年第1期346-367,共22页胡政 
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北朝多元文化语境中文学进程的历史解读”(项目号:11CZW027)结项成果
北朝人对"文笔"内涵的认识与区分多沿用前人或南人的观念。其区分"文"、"笔"的行为多产生于后期,主要是基于二者在人们心目中的价值轻重判断。大致而言,北朝后期主流文士"文"、"笔"皆重,整体上则偏重于"笔";统治者普遍重"笔"而轻"文",也...
关键词:北朝 文笔 文学思想 历史意味 
李谔《上书正文体》的再认识被引量:3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33-39,共7页胡政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北朝多元文化语境中文学进程的历史解读"(项目编号:11CZW027)阶段性成果
李谔《上书正文体》作于隋平陈之前,正处于北朝的最末期。其现实动机是:纠正原北齐境内以邺城为中心的黄河附近地区及黄河以南地区残存的以文华求誉的世风和地方以文华取士的做法,体现了山东传统经学世家的基本文化立场,也契合了隋初统...
关键词:李谔 《上书正文体》 北朝 文学思想 
东魏北齐统治者的文化取向与文士的重“笔”观念
《许昌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61-65,共5页胡政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北朝多元文化语境中文学进程的历史解读"(11CZW027)
东魏北齐时期,随着南风的不断北传,在文学领域出现了不少关于文笔问题的争论。总体而言,尽管不断"文"化,东魏北齐文士们普遍具有重"笔"的文学观念,他们也多从事军国文翰和实用文章的写作,注重在该类文章的创作中展示才情。这种文学观念...
关键词:东魏北齐 文笔 崇实 高氏统治者 
庾信弘农郡守任期考辨
《文艺评论》2011年第12期129-132,共4页胡政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北朝多元文化语境中文学进程的历史解读"(编号:11CZW027);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阶段性成果
对庾信人北后的仕历情况,《周书》、《北史》、宇文迪《庾信集序》等相关史料文献中的记载皆较为简略。清人倪墙及当今学者鲁同群、林怡、吴先宁等先生均对这一问题进行过一些探讨。其中,鲁同群《庾信人北仕历及其主要作品的写作年代...
关键词:庾信 考辨 任期 郡守 《周书》 《北史》 写作年代 写作地点 
论庾信的文学本质功能观被引量:1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年第23期186-187,共2页郝思瑾 胡政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北朝多元文化语境中文学进程的历史解读"(项目编号:11CZW027)阶段性成果
"性灵说"是庾信文学本质功能观的核心,这是庾信深受南朝文学观念影响的结果,但"性灵"中应当不包涵后天习得的内容。他还注意发挥文学的颂扬和消遣娱乐、展现自我的社会功能。庾信的文学本质功能观,是南北朝时期具有代表性,在北朝后期的...
关键词:庾信 文学本质功能观 性灵 
论十六国时期文学思想的主要特征被引量:1
《民族文学研究》2011年第4期38-47,共10页胡政 李青枝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北朝多元文化语境中文学进程的历史解读(项目编号:11CZW027)"
十六国时期,文学思想的三个特征比较突出:一、对"文"的认识方面,十六国统治者和士人能普遍注意到"文"的重要性,对"丽"也有一定的认识;二、文学功能方面,十六国文学有偏于书记、讽颂等实用目的的倾向;三、风格方面,十六国文学以质实为主...
关键词:十六国 文学思想 实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