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832040)

作品数:34被引量:574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卢华复王胜利贾东贾承造王良书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地质学报》《Science Bulletin》《石油学报》《地质论评》更多>>
相关主题:塔里木盆地新生代断层相关褶皱前陆盆地断层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生物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地震剖面中走滑断层旋向判断模型——以塔东阿拉干北断层为例被引量:2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9年第1期46-48,共3页卢华复 王胜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49832040)
地震剖面解释中尚无走滑断层旋向的直接判别标志,本文提出了一个在地震剖面解释中直接判断走滑断层旋向的模型。该模型假定断层作用前既存的某个地层厚度有变化,则垂直或斜交地层厚度变化方向的走滑断层必定在穿过断层的地震剖面中两盘...
关键词:地震剖面走滑断层旋向 阿拉干北右行走滑断层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南缘新生代断裂的形成机制被引量:20
《地学前缘》2007年第4期168-174,共7页卢华复 王胜利 贾承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9832040)
准南有三条走向东西右列的新生代冲断褶皱带,是天山北麓右行走滑兼走逆冲断层的尾端冲断扇构造。各冲断褶皱带的西端与天山北麓断层相接触处形成最早,在中新世中期开始形成,主体在中新世晚期约10Ma开始形成,其末端在第四纪才开始形成,...
关键词:准南 前陆冲断褶皱带 构造动力耗时和瞬时传递 生长地层 盆山耦合 天山北麓冲断-走滑断层 
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新生代构造特征及变形规律被引量:30
《地质科学》2005年第3期404-414,共11页刘志宏 万传彪 杨建国 刘振文 高军义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项目"柴北缘新生代构造地震地层解释"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49832040)资助。
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的新生代构造主要为一系列断层转折褶皱、断层传播褶皱。在邻近祁连山山前的北东背斜带中主要发育规模相对较小、隆升幅度较低的断层传播褶皱和与之相伴产出的突破断层,开始形成于古新世上新世早期;中部背斜带中发育...
关键词:构造特征 变形规律 柴达木盆地 新生代 
塔里木盆地与天山山脉晚新生代盆山耦合机制被引量:30
《高校地质学报》2005年第4期493-503,共11页卢华复 王胜利 贾东 王良书 刘绍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49832040)
根据塔里木盆地北缘地质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资料、油气勘探地震剖面、人工地震测深、地震层析成像以及地热资料,提出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岩石圈地幔在天山岩石圈之下碰撞并发生拆沉的盆山耦合机制的概念模型。由于印藏碰撞,青藏高...
关键词:岩石圈地幔碰撞 拆沉 塔里木盆地天山盆山耦合机制 
断层相关褶皱的几何学模型及其应用被引量:13
《地球学报》2005年第1期89-92,共4页陈剑 卢华复 于景宗 王胜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9832040)资助
在前陆盆地逆冲带中发育两种主要的断层相关褶皱构造样式:断层转折褶皱和断层传播褶皱。利用断层相关褶皱 的下伏断层和上覆褶皱之间的角度参数存在的函数关系,可以对自然构造横剖面的构造解释进行检验。由于在时间地震剖 面下的构造图...
关键词:断层相关褶皱 地震剖面 构造解释 前陆盆地 地震速度 构造样式 几何学 利用 发育 应用 
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中生代盆地性质探讨被引量:19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4年第6期620-624,共5页刘志宏 杨建国 万传彪 刘振文 张立国 
九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4 983 2 0 40 )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项目"柴北缘各三级构造地震地层解释
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在侏罗纪主要受伸展构造体制控制 ,发育一系列规模较小的箕状断陷盆地。断陷中的中、下侏罗统沉积作用明显受断层控制 ,为断陷盆地。上侏罗统的沉积作用基本不受断层控制 ,为坳陷盆地。在白垩纪 ,柴北缘地区主要受挤...
关键词:中生代 断陷盆地 坳陷盆地 压性盆地 柴达木盆地 
Thermal-rheological structure of lithosphere beneath the northern flank of Tarim Basin, western China: Implications for geodynamics被引量:11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2004年第7期659-672,共14页LIU Shaowen1, WANG Liangshu1, LI Cheng1, LI Hua1, HAN Yongbing1, JIA Chengzao2 & WEI Guoqi2 1.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 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93, China 2.Chinese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ion,Beijing 100083,China 
This work was jointly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Grant No. 49832040); the State Key Program for Basic Sciences of China (Grant No. 1999043302);the National 9th Five-Year Plan Special Research Programs of China (Grant No. 99-111).
Based on the data of geo-temperature and thermophysical parameters of rocks in the Kuqa Depression and the Tabei Uplift, northern flank of the Tarim Basin, in terms of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of 1-D heat transfer equa...
关键词:thermal-rheological STRUCTURE of lithosphere  rheological stratification  geodynamics  TARIM Basin. 
新生代板内造山作用研究——认识中国区域地质构造基本特征的关键被引量:10
《地学前缘》2004年第3期221-225,共5页钱祥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点资助项目 (4 9832 0 40 )
中国区域地质构造特征深受新生代初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陆陆碰撞的影响 ,原属显生宙不同时代构造单元拼贴的中国区域发生了普遍而强烈的构造叠加改造 ,导致板内造山作用。由作者新编的中国主要活动断裂构造图显示 ,印度板块的碰撞对中国...
关键词:中国 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板内造山作用 大地构造图编图新要素 
库车再生前陆盆地油气运移特征被引量:18
《地质学报》2004年第6期848-853,共6页何光玉 卢华复 李树新 
国家重点自然科学基金 (编号 4983 2 0 40 )资助的成果
本文首先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对库车再生前陆盆地中主要烃源岩的排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侏罗系湖沼相泥岩和煤岩是盆地主要的气源岩 ,三叠系湖相泥岩是盆地主要的油源岩 ,克依构造带是盆地主要的烃源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构...
关键词:前陆盆地 油气运移 构造带 不整合面 源岩 烃源 砂体 排烃 湖相泥岩 地层压力 
塔里木北缘岩石圈热-流变结构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被引量:36
《中国科学(D辑)》2003年第9期852-863,共12页刘绍文 王良书 李成 李华 韩用兵 贾承造 魏国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9832040);"973"项目(批准号:G1999043302);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99-111)资助
结合塔里木北缘的库车拗陷和塔北隆起这两个构造单元的地温资料和岩石热物性参数,利用一维热传导方程,给出了塔里木北缘地区岩石圈的热结构。塔里木北缘地区平均地表热流为45mW/m^2左右,地幔热流约为20~24mW/m^2,莫霍面温度为514~603...
关键词:塔里木北缘 岩石圈 热—流变结构 地球动力学 流变分层 P波速度结构 岩石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