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CMZ011)

作品数:29被引量:324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郑文俊王金叶胡金龙黄燕玲刘慧更多>>
相关机构:桂林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农村经济与科技》《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桂林理工大学学报》《广东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乡村旅游景观旅游乡村旅游地农业旅游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农业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本土性传承与现代性适应结合的新乡土景观营造探析——以杭州市富阳区洞桥镇文村为例被引量:4
《建筑与文化》2018年第3期135-136,共2页洪子臻 江晨昊 郑文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市化背景下西部民族地区乡土景观保护研究(项目编号:10CMZ011)
新乡土景观是乡村地域范围内生产与生活功能城市化、内涵与形态回归本土的景观。文章围绕本土性传承和现代性适应展开对于新乡土景观营造的探讨。在本土性传承中,应尊重山水人居环境、保护乡土文化景观、传承乡土材料工艺。在现代性适应...
关键词:本土性传统 现代性适应 新乡土景观 景观营造 
基于居民感知的西南民族旅游地乡土景观变迁分析——以广西程阳八寨、贵州堂安侗寨和四川九寨沟为例被引量:3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7年第4期732-737,共6页孙明艳 金彪 郑文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CMZ0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1136);广西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项目(GXQG022014030)
以西南民族地区的广西程阳八寨、贵州堂安侗寨和四川九寨沟等3处旅游地为研究对象,基于居民感知的视角,通过深度访谈和问卷调研获取数据,采用SPSS软件,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ANOVA)研究2005—2014年西南民族旅游地乡土景观变迁规律。结...
关键词:居民感知 西南民族旅游地 乡土景观 景观变迁 
传统城镇街区主题化改造思路与路径被引量:6
《规划师》2016年第5期82-86,共5页梅骏翔 郑文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CMZ011);广西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阶段成果
主题化改造是提升传统城镇街区活力的重要方式之一,改造的核心在于对场地主题内涵的深度挖掘,并通过具体营建手法不断强化街区的主题特色。桂林潭下美食旅游文化街主题化改造在提取场地文化元素和提炼街区主题形象的基础上,围绕文化内...
关键词:传统城镇街区 主题化改造 美食旅游文化街 桂林 
“景村融合”理念下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路径被引量:96
《规划师》2016年第4期97-100,共4页樊亚明 刘慧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CMZ011);广西民族旅游研究中心重点课题(MZLY02)
在建设美丽中国背景下,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融合发展是构建宜居、宜业的可持续发展乡村的有效途径之一。福清市东壁岛山利村基于"景村融合"的发展理念,从强化功能定位、优化空间布局、明确主题形象、创新旅游产品和完善服务配套五大...
关键词:“景村融合” 美丽乡村 乡村旅游 
京族民俗文化中的红树林民族植物学被引量:6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2015年第5期647-654,共8页杜钦 韦文猛 米东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京族红树林民族植物学知识的收集;整理与研究"(13YJCZH034);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0CMZ011)
红树林与京族传统民俗文化紧密相连,是京族作为海洋民族的重要标志,但这些民俗文化中的红树林知识面临严重丢失的危险。为了保存和延续京族民俗文化中的红树林民族植物学知识,采用民族植物学和植物分类学方法,调查京族民俗文化中的红树...
关键词:民俗植物 红树林管理 哈节 海洋文化 北部湾 
基于有机更新的美丽乡村建设路径:以桂林上等元旧村改造为例被引量:9
《贵州农业科学》2014年第12期259-261,266,共4页陈重瑜 郑文俊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城市化背景下西部民族地区乡土景观保护研究"(10CMZ01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漓江流域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模式及示范"(2012BAC16B04);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项目阶段成果
有机更新即采用适当规模、合适尺度,依据改造的内容与要求,妥善处理目前与将来的关系,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为西南地区乡村改造建设提供借鉴,针对桂林市上等元旧村改造实际,以村落环境修缮提升和传统文脉保护传承为核心,从村...
关键词:美丽乡村 有机更新 旧村改造 
GIS在传统聚落景观保护中的应用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年第1期167-168,共2页胡金龙 郑文俊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10CMZ011);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2GXNSFBA053136);广西高等学校立项科研项目(201204LX156)
传统聚落景观对研究先民的社会习俗、政治经济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聚落景观面临被破坏和吞噬的风险,保护形势十分严峻。GIS技术的引入,对解决聚落景观保护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是一个有益的尝试。从传统聚落景...
关键词:传统聚落 景观保护 
河流型景区经营管理改革研究——以漓江景区为例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1期64-66,共3页王志文 邱玮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CMZ011);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2013LX048);广西高校"党的十八大精神研究"专项课题(DS-BD13YB022)
由于旅游开发较早,跨度的行政区域较多,目前我国河流型景区在管理上普遍存在着管理效率低、市场秩序混乱、行业监管难、发展不可持续等问题。以漓江景区为例,从漓江景区的历史沿革入手分析了其在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从管理体制、...
关键词:河流型景区 管理体制改革 漓江景区 
民族旅游地民俗文化社会性别分析与变迁考察——以贵州西江苗族鼓藏节为例被引量:3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86-89,共4页项萌 黄燕玲 郑文俊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桂黔少数民族旅游地民俗文化变迁的社会性别研究"(编号:11YJC85002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客’感知视角下西南民族地区旅游影响机理与时空分异研究"(编号:41101136);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城市化背景下西部民族地区乡土景观保护研究"(编号:10CMZ011);广西社科项目"广西人口社会性别平等问题研究--基于民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编号:11CRK004)的阶段性成果
基于文献分析和实地访谈,分析西江苗族鼓藏节与区域文化差序格局的关系,并从性别和权力的角度分析贵州鼓藏节传承主体的不同角色和地位,透过鼓藏节解读西江苗族独特的社会性别文化,同时探讨民族旅游业背景下鼓藏节民俗文化发生的变迁。...
关键词:民族旅游 旅游地 文化变迁 社会性别 
柳州市乡村旅游总体布局与产品开发探讨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88-90,共3页郑文俊 
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CMZ011)
分析柳州乡村旅游开发条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柳州乡村旅游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认为确立"一圈一带七组团"的总体发展布局和重点开发方向,应重点开发乡野乡趣乡村体验游、闲山逸水休闲度假游、古风古韵文化遗产游、侗歌苗舞民族风情...
关键词:乡村旅游 产品体系 柳州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