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气象科学研究基金(IAM200804)

作品数:7被引量:3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董安祥柳媛普李耀辉李晓苹白虎志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气象信息与技术装备保障中心更多>>
相关期刊:《地理科学》《高原气象》《干旱气象》《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更多>>
相关主题:特大旱灾大旱黄河流域灾情情和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1900年前后中国特大旱灾的旱情及其形成的自然因素被引量:3
《高原气象》2015年第3期771-776,共6页董安祥 李耀辉 张宇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201006023);西北半干旱区重大干旱事件的成因与机理及其预测技术研究(12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5081);干旱气象科学研究基金项目(IAM200804)
为了深入认识近代特大干旱事件的成因,利用中国1900年前后旱涝等级资料、近500年旱涝分布图集和西北地区近500年旱涝分布图集资料等,分析了1900年前后中国特大旱灾的旱情及其形成的自然因素。结果表明:(1)1900年前后的特大旱灾出现在10...
关键词:1900年前后 特大旱灾 自然因素 夏季风 厄尔尼诺 
1928年黄河流域特大旱灾的灾情和成因研究被引量:6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年第5期151-157,共7页董安祥 王劲松 李忆平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西北半干旱区干旱事件的演变规律及其预测技术研究(编号:GYHY 201406053)";"多时间尺度干旱监测与预警;评估技术研究(编号:GYHY201006023)";干旱气象科学研究基金项目(IAM200804)资助
分析了1928年黄河流域特大旱灾的旱情及其形成的物理因素。结果表明:1928年是近百年来黄河流域最干旱的一年,范围广,灾情重,以黄河中上游最为严重。该次大旱出现在百年来年代际相对暖干期,这可能是形成这次大旱重要的年代际气候背景。...
关键词:1928年 黄河流域 特大旱灾 物理因素 研究 
1942年中国北方八省市大旱的成因被引量:3
《地理科学》2014年第2期205-210,共6页董安祥 李耀辉 张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5081);"多时间尺度干旱监测与预警;评估技术研究(GYHE201006023);干旱气象科学研究基金项目(IAM200804)资助
分析了1942年中国北方八省市大旱的的旱情及其成因。结果表明:在1942年中国北方出现一次以河南为中心的极端干旱事件,以夏季和冬季最严重,它发生在年代际相对温暖背景下。太平洋海温的年代际暖位相是1942年大旱重要的海洋背景。1940~194...
关键词:1942年 中国北方八省市 大旱 成因 
1920年中国北方7省(市)大旱的灾情及其成因被引量:7
《干旱气象》2013年第4期750-755,共6页董安祥 王劲松 李忆平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201006023);西北半干旱区重大干旱事件的成因与机理及其预测技术研究(12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5081);干旱气象科学研究基金(IAM200804)共同资助
分析了1920年中国北方7省(市)大旱的旱情及其形成的物理因素。结果表明:1920年中国北方的大旱灾以京津冀最为严重,范围大,且多灾并发,危害异常严重。从1918年夏季到1920年春季南方涛动指数为负位相,是此次大旱重要的热带环流年际变化背...
关键词:1920年 中国北方 大旱 灾情 成因 
1941~1943年中国北方大旱的特点及其影响被引量:2
《干旱气象》2011年第4期423-426,432,共5页董安祥 李耀辉 柳媛普 
多时间尺度干旱监测与预警;评估技术研究(201006023);干旱气象科学研究基金项目(IAM200804)资助
分析了1941~1943年中国北方大旱的特点及其影响。结果表明:1941~1943年中国北方大旱是中华民国时期以河南为中心的第2个极端干旱事件。其特点是:发生在年代际相对温暖期,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和受灾重,旱蝗并发。它使人口受到严重损失,...
关键词:中国北方 河南省 极端干旱事件 特点 影响 
黄河流域1922~1932年特大旱灾的特点及其影响被引量:17
《干旱气象》2010年第3期270-278,共9页董安祥 柳媛普 李晓苹 白虎志 
干旱气象科学研究基金项目(IAM200804);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CCSF-09-14)资助
分析了黄河流域连续11a(1922~1932年)特大旱灾的特点及其影响。结果表明:黄河流域1922~1932年的干旱是至少200a一遇的极端干旱事件。这次极端干旱事件是处于相对增暖和百年尺度干旱背景下发生的,其时间长、范围广、危害重、多灾并发,...
关键词:黄河流域 极端干旱事件 特点 影响 
1935~1937年川渝异常旱灾分析被引量:3
《干旱气象》2009年第4期354-357,共4页董安祥 李晓苹 柳媛普 白虎志 
干旱气象科学研究基金项目(IAM200804);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CCSF-09-14)资助
文章分析了1935~1937年的川渝大旱。结果表明这是气候相对温暖期中100a一遇的极端干旱事件。它持续时间长、危害重,使群众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抗旱能力低下是灾情十分严重的重要原因。在全球气候正在变暖时,川渝地区要加强抗旱减...
关键词:1935~1937年 川渝 旱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