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卫生厅医学科研基金(2010B003)

作品数:8被引量:4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汤其强肖晗李淮玉吴涛任明山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省立医院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安徽医科大学亳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安徽医学》《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临床神经病学杂志》《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BAX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保护作用丹参酮早期脑缺血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脑保护装置在颈动脉支架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4年第5期389-391,共3页刘磊磊 汤其强 肖晗 韩若东 
安徽省卫生厅医学科研课题(2010B003)
脑卒中是当今世界成人致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其中缺血性卒中超过一半.部分缺血性卒中患者并非脑血管本身原因导致.据报道,30%~60%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可归因于颈动脉狭窄.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一直被认为是治疗颈动脉狭...
关键词: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脑保护装置 临床应用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缺血性卒中 颈动脉狭窄 治疗方法 “金标准” 
肝豆状核变性的基因诊断被引量:1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4年第4期255-256,F0003,共3页刘磊磊 汤其强 韩若东 肖晗 
安徽省卫生厅医学科研课题(编号:2010B003)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威尔逊病(Wilson's disease,WD),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铜代谢障碍疾病。世界范围发病率为1/10万-1/3万,杂合子频率为1/100~1/200,其中中国是高发区。该病是由于ATP7B基因突变,导致铜转运P型ATP酶缺失。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 基因诊断WD基因 
TRPM7与脑梗死关系的探讨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3年第12期1138-1139,共2页肖晗 汤其强 
安徽省卫生厅医学科研课题(2010B003)
脑梗死是导致世界范围内人们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探索缺血性脑神经元损伤的潜在机制及有效的治疗方法在研究领域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以往大量研究证实,在缺血缺氧情况下,神经元释放兴奋...
关键词:脑梗死 脑神经元损伤 兴奋性氨基酸 治疗方法 世界范围 缺血缺氧 缺血性 谷氨酸 
丹参酮ⅡA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Drp-1、TRPM7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0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3年第12期719-723,共5页肖晗 汤其强 刘磊磊 韩若东 
安徽省卫生厅医学科研课题(编号:2010B003)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Drp-1、TRPM7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用高低剂量丹参酮ⅡA预处理大鼠,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缺血2 h后开始监测缺血区大脑中动脉脑血流变化直到再灌注24 h,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
关键词:丹参酮IIA 再灌注  细胞凋亡 
丹参酮ⅡA对早期脑缺血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脑保护作用被引量:28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655-658,共4页韩若东 汤其强 肖晗 李俊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090413120);安徽省卫生厅医学科研课题(编号:2010B003);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编号:KJ2007B147)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大鼠早期脑缺血和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脑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脑缺血2 h模型组、脑缺血2 h再灌注1h模型组、脑缺血2 h+丹参酮ⅡA组、脑缺血2 h再灌注1 h+丹参酮ⅡA组。丹参酮ⅡA以3...
关键词:丹参酮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BAX BCL-2 
原发性脑室出血56例后期恢复状况临床研究被引量:2
《安徽医学》2011年第4期407-409,共3页吴涛 汤其强 任明山 李淮玉 王国平 杨毅 王文静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90413120);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KJ2007B147);安徽省卫生厅医学科研课题(2010B003)
目的主要探讨原发性脑室出血(PIVH)患者院外的生存和恢复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对56例PIVH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回访12个月后患者恢复状况,对各种数据进行单因素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2个月后患者...
关键词:原发性脑室出血 脑积水 脑室出血量评分 康复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1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0年第5期470-471,共2页汤其强 李淮玉 任明山 王国平 杨毅 王文静 吴涛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90413120);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KJ2007B147);安徽省卫生厅医学科研课题(2010B003)
目的探讨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发病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本组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期国内外相关资料进行对比。结果 10/10患者出现肌电图异常改变;脊髓MRI检查发现1/10患者脊髓后索存在特异性异常改变;10/19患者伴有贫血;1/6患者...
关键词: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 维生素B12 叶酸 
14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分析被引量:6
《安徽医学》2010年第9期1021-1023,共3页汤其强 任明山 李淮玉 王国平 杨毅 王文静 吴涛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基目(编号090413120);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编号KJ2007B147);安徽省卫生厅医学科研课题(编号2010B003)
目的分析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方法对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文献复习。结果 14例患者均经病原学确诊。单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amphotericinB,AmpB)治疗2例,两性霉素B脂质体+氟康唑(fluconazole,FCZ)治...
关键词:隐球菌性脑膜炎 治疗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