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104674)

作品数:7被引量:1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朱德军吴亮耿占军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文理学院西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经济史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唐都学刊》《唐史论丛》更多>>
相关主题:两税中唐晚唐北洋军阀民族意识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中晚唐关中诸军赏赐问题探微——以立仗军士为中心
《唐史论丛》2016年第1期144-162,共19页朱德军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唐宋变迁与西北防御体制研究——以关中地区为中心”(13XZS012);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唐宋变迁视域下的西北防御体制研究”(201104674)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军赏作为中国古代军队供给的重要补充,屡见于史籍。唐朝为了巩固对帝国的有效统治,以获得将士的忠诚,对军人屡行赏赐。中唐以前,朝廷为激励帝国的军人开疆拓土,赏军于边陲早已习以为常。中唐后,随着西域、河陇的相继陷落,帝国的版图急...
关键词:神策 中晚唐 核心地区 遂东 有效统治 河陇 赐爵 赦文 赐钱 殿前射生 
中唐关中防秋诸军规模考论被引量:2
《唐都学刊》2015年第6期29-35,共7页朱德军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唐宋变迁与西北防御体制研究--以关中地区为中心"(13XZS01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唐宋变迁视域下的西北防御体制研究"(201104674)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安史之乱后,随着西北边军东调,吐蕃趁势侵吞河陇,将战线推进至关中西部。此后,吐蕃或单独寇边掠境,或勾结党项等族内侵,京师的安全环境岌岌可危。唐廷为遏制吐蕃的进犯并解决关中兵力不足的难题,建立起从各地大量征兵的防秋制度。通过...
关键词:中唐 关中 防秋诸军 规模 
唐代中原藩镇军费来源问题探微被引量:1
《唐史论丛》2014年第1期73-86,共14页朱德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XZS012);陕西省哲学社科基金项目(12H01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四批特别资助项目(201104674)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中原藩镇,作为中唐以降帝国最重要的武装力量,因处于国家地理位置的核心,并负有控扼河朔、屏蔽江淮、保护运河、拱卫两京之责,使其养兵数量极为庞大,它以"军队的大规模、高密度而雄视天下"[1],故军费开支浩大,长期以来一直...
关键词:藩镇军 两税 营田使 财政来源 河朔 两京 其他收入 王智兴 宣武军 薛元赏 
反叛与戡乱:中唐河北之乱与平乱诸军述论被引量:1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68-79,共12页朱德军 耿占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XZS012);陕西省教育厅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1JK0219);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四批特别资助项目(201104674)
中唐以后,部分河北藩镇,或公然突破"封疆",或悍然世袭节帅,其"僭越之举",往往招致中央无情的讨伐。通过对其讨伐战况分析认为:一、戡乱河北最重要的军力来源是河北藩镇与中原藩镇;二、在戡乱河北的频度和规模上,河北藩镇均占有明显的优...
关键词:中唐时期 河北藩镇 藩镇反叛与戡乱 
协调与制衡:中晚唐“一元双头”藩镇体制下的监军与藩帅——以中原藩镇为例被引量:2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87-95,共9页朱德军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4批面上特别资助项目(20110467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48批面上资助项目(20100481358);2011年陕西省教育厅社科规划项目(11JK0219)
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藩镇化浪潮风起云涌,中央出于加强皇权、控制地方的政治需要,普遍在藩镇内设置监军使,由监军使与节度诸使共治藩镇,从而形成"一元双头"的藩镇体制。在该体制下,监军使在藩镇的存在既是调和各方面关系、协助藩帅的"合...
关键词:中晚唐政治 藩镇体制 监军(使) 藩帅 
觉醒与抗争:北洋军阀吴佩孚民族意识述评被引量:4
《唐都学刊》2012年第5期63-68,共6页朱德军 吴亮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4批特别资助项目(20110467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48批面上资助项目(20100481358);陕西省教育厅社科规划项目(11JK0219)的阶段性成果
吴佩孚作为北洋军阀的直系首领,在激烈动荡的年代,曾纵横捭阖,翻云覆雨;或排斥异己,挑起战端,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的灾难。长期以来,被视作"反动军阀"与"人民公敌",然而,这并非其人生的全部。"五四"时期以"爱国将军"声名鹊起;北伐之后,...
关键词:北洋军阀 吴佩孚 民族意识 
唐代中原藩镇两税“上供”问题初探被引量:4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2年第1期44-52,共9页朱德军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四批特别资助项目(资助编号:201104674);2011年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资助编号:11JK0219)
中唐以后,两税作为国家最基本的税种,其"上供"对中央财政的意义十分重大。一般认为,中原属于不"上供",或极少"上供"的地区。然而,笔者通过对唐代有关文献的勾稽、排比以及对相关问题的量化考察,发现传统的说法不能成立。如果从中原藩镇...
关键词:唐代 中原藩镇 两税 上供 数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