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1308012)

作品数:32被引量:296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姚大全杨源源郑海刚沈小七杜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安徽省地震局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科学通报》《震灾防御技术》《地震工程学报》《地球物理学进展》更多>>
相关主题:郯庐断裂带滑动速率地震地貌地震活动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安徽寿县丁家孤堆遗址自然变形遗迹的发现及特征初探被引量:1
《中国地震》2018年第2期322-327,共6页姚大全 宫希成 郑海刚 赵朋 杨源源 
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1308012);安徽省公益性地质项目(2015-g-25)共同资助
古遗址、古墓地发掘过程中自然变形现象的识别研究是反演或充实最新构造变形历史记录的重要工作。地震部门会同文物考古部门对安徽寿县丁家孤堆遗址文化层进行宏、微观研究,发现了自然变形痕迹,其主要表现为文化层被砂脉穿切,初步研究...
关键词:丁家孤堆 自然变形 宏、微观 龙山-西周文化 地震液化 
郯庐断裂带明光朱刘探槽晚第四纪断错物质微观细结构
《地球物理学进展》2018年第1期142-147,共6页姚大全 杨源源 郑海刚 赵朋 
中国地震局研究专项(TYZ20160101);安徽省公益性地质项目(2015-g-25);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1308012)共同资助
以郯庐断裂带明光朱刘探槽揭示的断裂晚第四纪以来活动变形物质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已有工作和认识基础上,定向采集断错变形物质,在保持原态前提下进行微观构造分析.微观细结构研究表明,断裂新活动微观变形现象丰富,形态多样.多期活动使...
关键词:郯庐断裂带 朱刘 晚第四纪 变形物质 微观 
贺兰山西麓断裂右旋走滑的地质地貌证据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7
《地震地质》2017年第6期1297-1315,共19页雷启云 张培震 郑文俊 杜鹏 王伟涛 俞晶星 谢晓峰 
地震科技星火计划(XH14052);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1308012,2014080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02158,41590861)共同资助
贺兰山西麓断裂的水平运动性质对厘定阿拉善地块与华北地块的现今界线,探讨青藏高原向NE扩展的影响范围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野外地质地貌调查发现:贺兰山西麓断裂切割了新近系背斜的西翼,干河沟组和清水营组之间的地质界线被右旋错动,...
关键词:贺兰山西麓断裂 右旋走滑 青藏高原东北缘 构造变形 
祁连山东段石羊河流域及邻区地貌特征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10
《地质论评》2017年第1期7-20,共14页苏琦 袁道阳 谢虹 
地震行业科研专项(编号:201308012);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编号:XDB03020201)的成果~~
受祁连山北缘断裂和广义海原断裂等构造活动的控制和影响,祁连山东段发育了由多条挤压逆冲断裂组成的古浪推覆体构造,形成地貌起伏大并向北逐级降低的独特构造地貌特征。本文基于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系统提取了祁...
关键词:祁连山东段 古浪推附体 面积-高程积分 条带状剖面 
华北、华南边界地区史前地震识别研究
《中国科技成果》2016年第21期29-29,共1页郑海刚 杨源源 赵朋 姚大全 
地震行业科研专项:华北、华南边界地区史前地震事件的识别研究项目(201308012)资助.
本项目的主要研究目标,是对已知地震开展详细野外研究,鉴别出具有明确时间的历史地震事件遗迹;收集归纳地震遗迹正演对比标志;完善史前地震遗迹识别标志及史前地震事件识别技术和研究方法;对考古、工程发掘现场和探槽中的构造变形...
关键词:地震识别 华北 边界 华南 地震事件识别 地震遗迹 识别技术 识别标志 
祁连山—河西走廊黑河流域地貌特征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17
《地震地质》2016年第3期560-581,共22页苏琦 袁道阳 谢虹 
中国地震局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1308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30317)共同资助
采用定量化的地貌因子研究区域构造活动及其演化已成为构造地貌学的一种常用手段。祁连山—河西走廊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缘,是高原向NE方向挤压扩展的前缘部位,该区河流水系的地貌发育过程记录了高原隆升与挤压扩展及其气候环境效应的...
关键词:祁连山西段 DEM 黑河流域 地貌 构造活动 
郯庐断裂带中段嶂山东侧断裂的活动特征被引量:15
《地震地质》2016年第3期582-595,共14页杨源源 郑海刚 姚大全 疏鹏 赵朋 沈小七 
中国地震局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1308012);安徽省公益性地质工作项目(2015025);安徽省地震科研基金青年项目(20160605)共同资助
目前对于郯庐断裂带新沂—泗洪段的研究相对薄弱,通过对该段北侧构造地貌条件较好的嶂山段开展研究,充实了该段的晚第四纪活动证据与古地震事件序列。嶂山段总体位于宿迁市晓店镇至井头乡一带,长约7km。构造地貌研究显示嶂山段晚第四纪...
关键词:郯庐断裂带 古地震 新沂 泗洪 嶂山 
郯庐断裂带宿迁北晚第四纪以来新活动的微观证据被引量:3
《地球物理学进展》2016年第3期1017-1026,共10页姚大全 杨源源 赵鹏 沈小七 方良好 疏鹏 郑海刚 
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1308012);安徽省公益性地质项目(2015-g-25)共同资助
为探索断裂晚第四纪以来新活动的微观依据,我们以郯庐断裂带宿迁北马窑开挖探槽断层新活动断错物质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前人工作对比分析,识别编录晚第四纪以来变形和史前地震事件遗迹,分析其活动习性,定向采集断错物质,进行显微构造分...
关键词:郯庐断裂带 宿迁北 晚第四纪 史前地震活动 微观分析 
2012年10月后皖27井水位下降成因分析被引量:5
《地震》2016年第2期85-93,共9页方震 孙盼盼 李军辉 李玲利 汪丹丹 王远 
地震科技星火计划攻关项目(XH13010);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1308012)资助
地下水动态的异常变化既有可能是地震前兆异常信息,也有可能是某种环境干扰所引起的,如何及时识别并排除环境干扰,对于成功判定地震前兆异常至关重要。马鞍山皖27井水位自2012年10月以来反复出现下降型异常,下降程度超正常年份最低值,...
关键词:水位下降 地下水开采 水化学 成因分析 
青藏高原东北缘三关口-牛首山断裂的右旋走滑与弧形构造带扩展被引量:25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6年第5期691-705,共15页雷启云 张培震 郑文俊 柴炽章 王伟涛 杜鹏 俞晶星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编号:IGCEA1220);地震行业科研专项(编号:201308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202158;41372220;41590861);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编号:XH14052)资助
三关口-牛首山断裂的运动学特征对认识青藏高原东北缘弧形构造带的扩展具有重要意义.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大比例地质填图、典型地貌测量和沉积地层年代测定等方法,确定该断裂是一条具有明显右旋走滑特征的断裂,而非前人认为的左旋...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北缘 三关口-牛首山断裂 右旋走滑 地块相互作用 弧形构造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