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2033)

作品数:11被引量:5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侯亚梅刘扬常阳张伟李有骞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文物春秋》《人类学学报》《考古》《National Science Review》更多>>
相关主题:遗址石制品旧石器时代陶片可获性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Robust technological readings identify integrated structures typical of the Levallois concept in Guanyindong Cave, south China被引量:2
《National Science Review》2019年第6期1096-1099,共4页Yue Hu Ben Marwick Jia-Fu Zhang Xue Rui Ya-Mei Hou Wen-Rong Chen Wei-Wen Huang Bo Li 
supported by the 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 through Future Fellowships to B.L.(FT140100384)and B.M.(FT140100101);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to J.-F.Z.(41471003);postgraduate scholarship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Wollongong to Y.H.and X.R.,the China Scholarship Council to X.R.(201506010345);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CAS)Strategic Priority Research Program(XDPB05);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Loess and Quaternary Geology,Institute of Earth Environment,CAS(SKLLQG1501);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41272033)to Y.-M.H.;support from Key Laboratory of Vertebrate Evolution and Human Origins,Institute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and Paleoanthropology,CAS
INTRODUCTION Recent technological readings of stone artefacts from Guanyindong Cave site;south-west China,have identified the Levallois strategy in sedimentary deposits dated to approximately 170000-80000 years ago.So...
关键词:ASSEMBLAGE SEDIMENTARY dated 
鄂尔多斯乌兰木伦旧石器时代遗址埋藏学研究被引量:3
《考古》2018年第1期79-87,共9页刘扬 侯亚梅 杨泽蒙 包蕾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批准号XDA05130203);中国科学院古生物化石发掘与修理专项经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272033);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批准号14CKG001);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批准号J1210008);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17BS0404);内蒙古自治区青年创新人才-草原英才"工程后备人才专项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青年科技英才支持计划;内蒙古师范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经费(2015YJRC002);鄂尔多斯市政府专项经费;鄂尔多斯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乌兰木伦遗址发掘专项经费的共同资助
一、研究背景埋藏学原本是指研究生物死亡、破坏、风化、搬运、堆积和掩埋的整个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受到各种影响而发生变化的科学,是古生物学的组成部分。现在,埋藏学已超出了这个范畴,渗透到了考古学尤其是史前考古领域。考古...
关键词:乌兰木伦遗址 旧石器时代埋藏学研究 
鄂尔多斯乌兰木伦遗址石制品原料产地及其可获性被引量:9
《人类学学报》2017年第2期165-175,共11页刘扬 侯亚梅 杨泽蒙 包蕾 杨俊刚 李双 高丽红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130203);中国科学院古生物化石发掘与修理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203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4CKG001);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J1210008);内蒙古自治区青年创新人才--“草原英才”工程后备人才专项基金;内蒙古师范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专项经费;鄂尔多斯市政府专项基金的共同资助
经过地质调查发现,鄂尔多斯乌兰木伦遗址石制品的原料来源于遗址周边的白垩系基岩砾石层中。通过与遗址周边4个调查点样品的比较表明,这些调查点的砾石在岩性、尺寸大小及保存状况等方面区别不大,乌兰木伦的原料主要来自于距遗址约2km...
关键词:乌兰木伦遗址 原料 产地 可获性 
黑龙江省桃山遗址2014年度发掘报告被引量:19
《人类学学报》2017年第2期180-192,共13页岳健平 侯亚梅 杨石霞 常阳 张伟 李有骞 郝怀东 王雪东 仇立民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1302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2033)
桃山遗址发现于2011年,2013年进行试掘,并于次年展开系统的考古发掘工作。遗址2014年度发掘总面积36m^2,揭露出3个史前文化层,出土了丰富的遗物,包括石制品1943件,陶片12件,装饰品备料2件,植物果壳1件。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细石...
关键词:桃山遗址 石制品 技术类型 更新世末-新世 陶片 
黑龙江省伊春市桃山遗址2013年发掘报告被引量:12
《人类学学报》2016年第2期223-237,共15页常阳 侯亚梅 杨石霞 张伟 李有骞 郝怀东 王雪东 仇立民 岳健平 胡越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1302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2033)
桃山遗址发现于2011年,2013年6-7月对遗址展开试掘,发掘面积24m2;共获得石制品982件,陶片46件,装饰品2件,未见动物骨骼。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刮削器、锯齿刃器、凹缺器、钻具、石镞、细石核、细石叶、石叶等,类型较为丰富。石制...
关键词:桃山遗址 石制品 新-旧石器时代过渡 
鄂尔多斯乌兰木伦遗址的工具类型与修理技术初探被引量:11
《人类学学报》2016年第1期76-88,共13页刘扬 侯亚梅 杨泽蒙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130203);中国科学院古生物化石;发掘与修理专项项目共同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203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CKG001);内蒙古自治区青年创新人才-"草原英才"工程后备人才专项基金;内蒙古师范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经费;鄂尔多斯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乌兰木伦遗址发掘专项
本文对鄂尔多斯乌兰木伦遗址2010年第2次试掘和2011-2012年正式发掘出土石制品中的136件经过修理的工具进行研究。这些修理工具的类型以锯齿刃器、凹缺器和刮削器为主,比例均在20%以上。其他如钻具、尖状器、石镞、琢背石刀、雕刻器、...
关键词:修理工具 修理技术 鄂尔多斯 乌兰木伦遗址 
模拟打制实验及其在丁村角页岩石器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
《人类学学报》2015年第4期492-502,共11页杨石霞 侯亚梅 Jacques PELEGRIN 
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科技专项(XDA051302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2033)
模拟打制是史前考古研究中的重要实验考古方法之一,对于正确认识考古标本的类型和技术、解读当时人类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积累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本文简要回溯了模拟打制实验的发展史,并评述其应用现状。模拟打制实验在欧美有较长的发展...
关键词:石器时代考古 模拟打制实验 发展简史 应用现状 丁村角页岩 
鄂尔多斯市乌兰木伦遗址石核剥片技术的阶段类型学研究被引量:8
《考古》2015年第6期68-79,共12页刘扬 侯亚梅 杨泽蒙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批准号:XDA051302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27203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4CKG001);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批准号:J1210008);中国科学院古生物化石发掘与修理专项经费;鄂尔多斯市政府专项经费;鄂尔多斯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乌兰木伦遗址发掘专项经费的共同资助
一、研究背景石核剥片是一个递减的过程,可区分不同的阶段。有学者将体现不同剥片序列和阶段的石制品分类方法称为阶段类型学[1]。其将属于石核剥片的产品分成三类,即初始石片、再次石片和三次石片,其间还包括碎片和断块。这一般被认为...
关键词:鄂尔多斯市 乌兰木伦遗址 石核剥片 阶段类型学 
鄂尔多斯乌兰木伦遗址石制品拼合研究及其对遗址成因的指示意义被引量:8
《人类学学报》2015年第1期41-54,共14页刘扬 侯亚梅 杨泽蒙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1302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2033,4117100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4CKG001);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J1210008);中国科学院古生物化石、发掘与修理专项项目;鄂尔多斯市政府专项基金的共同资助
乌兰木伦遗址是继上世纪20年代发现萨拉乌苏和水洞沟遗址以来,在鄂尔多斯高原时隔近90年新发现的重要旧石器遗址。自2010年发现以来,该遗址已进行了5个年度的连续性发掘,发现了丰富的石制品、动物化石以及用火遗迹等。光释光和碳14年代...
关键词:鄂尔多斯 乌兰木伦遗址 石制品拼合 遗址成因 旧石器时代中期 
中国北方小石器技术的源流与演变初探被引量:2
《文物春秋》2014年第2期3-13,共11页刘扬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子课题"华北晚更新世河湖相堆积中古人类文化研究"(批准号:XDA051302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北方晚更新世人类行为与环境耦合"(批准号:41272033);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批准号:J1210008)共同资助
中国北方的旧石器文化是以小石器技术为主导的石器工业传统。本文通过对该地区小石器技术发展演化的宏观考察,试图探讨其起源、扩散、发展的模式。初步研究认为其以泥河湾盆地为中心本土起源,并表现出很强的生命力,从旧石器时代早期一...
关键词:中国北方 小石器技术 源流 东西方文化交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