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8JJD820174)

作品数:6被引量:4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韩波刘金华乔欣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证据科学》《河北法学》《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当代法学》更多>>
相关主题:民事纠纷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模式论民事诉讼协同主义诉讼模式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论执行异议之诉中的“利害关系人”被引量:7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27-35,158,共9页韩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8年度重大研究项目<民事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与实证研究>(08JJD820174)的结项成果
利害关系人与案外人的准确界定是适用执行异议与执行异议之诉制度的基本前提。利害关系人与案外人不是并列关系、交叉关系,而是包容关系。利害关系人对案外人的包容是现实的选择。案外人就是实体性利害关系人。实体性利害关系人作原告...
关键词:执行异议之诉 利害关系人 案外人 
论举证时限的裁量空间被引量:4
《证据科学》2010年第6期688-694,共7页韩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8年度重大研究项目"民事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与实证研究"(08JJD820174)课题成果
举证时限制度设置的目的应为确立与法定顺序主义相适应的"双阶型"审判流程。证据适时提出主义赋予了法官过大的裁量权,与设置我国举证时限制度的目的相去甚远。我国民事审判流程的革新本身是想朝着"双阶型"审判流程而去,却深受民法法系...
关键词:举证时限 法定顺序主义 证据适时提出主义 裁量 
完善民事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的思考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77-79,共3页刘金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8年度重大项目"民事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与实证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08JJD820174)
目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社会变革、利益分化、观念更新的矛盾凸显期,社会矛盾日趋复杂,民事纠纷日益增加,迫切需要在诉讼外寻求其他纠纷解决方式来缓解社会矛盾。文章通过对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含义、内容以及价值功能的分析研究,提...
关键词:民事纠纷 多元化解决机制 价值功能 制度完善 
我国司法ADR制度的构建被引量:1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65-67,共3页刘金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8年度重大项目"民事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与实证研究"(项目批准号:08JJD820174)阶段性成果之一
司法ADR是顺应法治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具有广泛适用性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司法ADR制度必须符合我国国情,我国司法ADR制度的设置应当采取审前调解模式,适用一定类型的案件,并实行调解人员与审判法官分离制度。
关键词:民事纠纷 司法ADR 必要性 制度构建 
关联交易纠纷诉讼中诉权与诉提起之形态分析被引量:3
《河北法学》2010年第3期42-47,共6页乔欣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基金资助<民事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与实证研究>(08JJD820174)阶段性成果
损害公司利益的不正当关联交易是以公司法为代表的一系列实体法所规制的对象,提起关联交易纠纷之诉解决关联交易纠纷,是救济公司和股东因不正当关联交易所受利益损害的重要途径。公司法首次明确了关联关系的概念和关联方对公司的损害赔...
关键词:关联交易 纠纷 诉权  可诉性 
民事诉讼模式论:争鸣与选择被引量:30
《当代法学》2009年第5期133-148,共16页韩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民事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与实证研究(08JJD820174)
本文以民事诉讼模式论演变史及主要争鸣点为线索,对民事诉讼模式的界定、类型划分及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模式的定位及改革走向进行了分析。本文试图历览并辨明学界关于当事人主义与职权主义诉讼模式、马锡五审判方式、"协同主义"与"和谐...
关键词: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 职权主义诉讼模式 协同主义诉讼模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