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1jytq118)

作品数:8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吴芳滕华英钟力明更多>>
相关机构:三峡大学徐州工程学院江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长春教育学院学报》《人文论谭》《语文建设》《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先秦时间词先秦汉语文化传统文化动力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先秦汉语时间词汇系统研究被引量:1
《语文建设》2015年第12Z期81-82,共2页滕华英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先秦汉语时间词汇形成发展的认知.文化机制研究"(2011jytq118)成果之一;湖北省2012年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号:2012246)"先秦汉语时间词汇形成发展的认知.文化机制"成果之一
时间范畴能够依据人们各自不一样的时间概念再细致划分成时体范畴与时间系统,时体范畴是一个语义范畴,能够透过词语方式或者语法方式去表现。针对先秦汉语时间范畴的探索应当将时体范畴探索纳为关键部分,创建一个可以包含先秦汉语时体...
关键词:时间范畴 时间系统 先秦汉语 
常用词语“起”词义演变的认知视角考察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24期1-2,共2页滕华英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先秦汉语时间词汇形成发展的认知.文化机制研究"(2011jytq118)成果之一;湖北省2012年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号:2012246)"先秦汉语时间词汇形成发展的认知.文化机制"成果之一
文章借助认知语言学的"意象"和"隐喻"理论,对汉语常用词语"起"的词义引申作新的解释。人们认知经验形成的心理意象是词义的基础,意象中的前景特征或背景特征凸显,为词义的演变提供动力;隐喻的认知方式具有推导和建构功能,为词义演变中...
关键词: 意象 隐喻 
先秦汉语时间复合词的语义关联结构
《汉语学报》2014年第1期85-89,共5页吴芳 
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项目"汉语时间词的认知.文化研究"(项目编号:2012246);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先秦汉语时间词汇形成发展的认知.文化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1jytq118)的阶段性成果
文章通过统计先秦文献中的单音节时间词,考察先秦时间语素复合成词的情况,发现时间语素之间的语义关联主要通过并合、楔合和意合三种方式来实现,并且不同类型的时间语素之间采取何种方式进行关联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不同历史时期复合词...
关键词:时间复合词 语义关联 并合 楔合 意合 
先秦时间词形成发展的文化动力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80-83,共4页吴芳 
2012年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项目"汉语时间词的认知.文化研究";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先秦汉语时间词汇形成发展的认知.文化机制研究"(2011jytq118)
以先秦时期时间词汇为研究对象,从动力的角度对其形成发展作认知、文化考察,着重考察中华民族主和尚衡、敬德保民和重视伦常的主流文化传统在先秦时期时间词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的巨大推动作用。
关键词:先秦时间词 文化 动力 
从先秦时间词的文化效应看中华传统时间文化制度
《人文论谭》2013年第1期47-55,共9页吴芳 钟力明 
2012年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项目《汉语时间词的认知。文化研究》;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先秦汉语时间词汇形成发展的认知·文化机制研究”的阶段成果
语词符号一经产生即会积极地内化至一定的文化秩序当中,最直接的表现是,参与构建民族人特定的社会文化制度。本文以时闻词汇参与构建中华传统时间文化制度为例,考察先秦时期测时计时、农业生产、贞卜祭祀、社会生活等文化制度,以管窥词...
关键词:先秦 时间词 文化效应 时间文化制度 
尚农重农的文化传统与先秦汉语时间词汇被引量:1
《三峡论坛》2013年第4期121-124,共4页吴芳 
2012年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项目<汉语时间词的认知文化研究>;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先秦汉语时间词汇形成发展的认知文化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1jytq118)
本文以先秦时期时间词汇为研究对象,从动力的角度对先秦时期时间词的形成发展作认知·文化考察,着重探究了先秦时期时间词汇形成发展的文化动力——中华民族尚农重农的主流文化传统在时间词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的巨大推动作用。
关键词:尚农重农 先秦 时间词 动力 
先秦年龄词汇的认知·文化考察被引量:1
《华中学术》2012年第2期330-336,共7页吴芳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先秦汉语时间词汇形成发展的认知·文化机制研究”(2011jytq118)
相较于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表达年龄的词汇而言,先秦汉语中的年龄词汇具备了数量众多、系统严密、分类细致、表现生动、分布不均、同名异实现象突出等特点。从这些特点中不难管窥汉民族先民在认识世界、发现自我的过程中形成的独具魅力的...
关键词:年龄词汇 分类 伦常 
循环不息的文化传统与上古时间词汇
《三峡论坛》2011年第4期107-109,149,共3页吴芳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先秦汉语时间词汇形成发展的认知·文化机制研究"(2011jytq118)
人与生存空间的互动式语词符号形成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根本动力在人的社会生活的不同层面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推动了远古时期人类社会语词符号系统的产生、完善与发展。本文从循环不息的文化传统与时间词汇的角度探讨先秦时期汉民族...
关键词:时间词 循环不息 文化动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