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编译局哲学社会科学基金(12ZBA04)

作品数:18被引量:106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靖钟哲董伟玮张舜禹黄文义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暨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奥斯陆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理论探讨》《甘肃社会科学》《广东社会科学》《云南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地方政府公共管理新居进路公共行政学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地方政府创新性的生成机理与提升进路被引量:2
《宁夏社会科学》2018年第5期62-69,共8页张舜禹 李靖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社会公平正义现状测评与改善对策"(项目编号:12&ZD060);中共中央编译局社会科学基金招标重点项目"中国城市边缘区治理过程中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2ZBA04);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培育项目"地方政府社会治理创新能力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5ZDPY08)
以局外人的客观视角对地方政府创新生成规律进行论证与归纳的宏观抽象探讨和微观个案解析不胜枚举,主流研究却忽略了作为局内人的创新输出主体——地方政府自身的天然属性和行为规律对创新的直接影响。"创新性"作为地方政府创新的出发...
关键词:地方政府创新 创新性 组织理论 生成机理 提升进路 
我国基层官员“微腐败”的生成机理、发展逻辑及其多中心治理被引量:17
《学习论坛》2018年第7期58-64,共7页李靖 李春生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11JZD030);中共中央编译局社会科学基金招标重点项目“中国城市边缘区治理过程中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研究”(12ZBA04);吉林大学廉政建设专项研究课题“高校领导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综合治理机制研究”(440020031326)的阶段性成果
随着我国反腐工作向纵深发展,基层官员“微腐败”问题开始进入公众视野。从生成机理上看,我国基层官员从权力的支撑、物质的吸引、心理的诱导、动机的触发、“同盟”的达成以及腐败的发生等六个维度经历了“微腐败”潜藏期、“微腐败”...
关键词:基层官员 “微腐败” 生成机理 发展逻辑 多中心治理 
社会治理创新过程中的城市社区精神培育研究被引量:4
《观察与思考》2018年第3期80-88,共9页张舜禹 李靖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社会公平正义现状测评与改善对策”(12&ZD060);中共中央编译局社会科学基金招标重点项目“我国城市边缘区治理过程中地方政府社会治理创新研究”(12ZBA0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评估中的关键指标定位与次级指标体系建构--以公众参与指标为例”(15YJCZH240)的阶段性成果
社区的安全稳定与井然有序是实现城市基层社会善治的根本保障。"社区精神"作为社会治理多元主体对当地社区公共生活的共性认知,对缓解社区治理场域中的矛盾问题、满足社区居民对美好生活的种种需要,带动城市基层社会整体的和谐发展至关...
关键词:社会治理创新 社区精神 社区精神培育 社区治理 
我国城市基层治理体制变迁研究——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范式被引量:12
《湖北社会科学》2018年第1期45-52,共8页李靖 李春生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11JZD030);中共中央编译局社会科学基金招标重点项目"中国城市边缘区治理过程中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研究"(12ZBA04);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培育项目"地方政府社会治理创新能力建设研究"(2015ZDPY08)的阶段性成果
我国城市基层治理体制经历了单位体制、街道体制以及社区体制三个阶段,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角度来看,我国城市基层治理体制的变迁受到国家宏观政治制度背景、社会本位理念转变、政治行为主体、外部示范效应以及国家与社会的相互博弈等因素...
关键词:城市基层治理体制 历史制度主义 路径依赖 历史否决点 制度创新 
强社区抑或弱社区:对中国城市基层治理结构的反思——以A省多地撤销街道办改革为例被引量:3
《学习论坛》2017年第11期48-53,共6页李靖 李春生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11JZD030);中共中央编译局社会科学基金招标重点项目"中国城市边缘区治理过程中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研究"(12ZBA04);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培育项目"地方政府社会治理创新能力建设研究"(2015ZDPY08)的阶段性成果
城市基层治理长期以来都是学界所探讨的热点话题。从城市基层治理结构的角度出发,城市基层治理效果不理想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街道办的存在影响了社区自治功能的发挥。以A省多地撤销街道办改革为例,撤销街道办后形成的"区直管社区"的城市...
关键词:强社区 弱社区 城市基层治理结构 撤销街道办 
街头官僚概念的中国适用性:对中国街头官僚概念内涵和外延的探讨被引量:25
《云南社会科学》2017年第1期26-33,共8页董伟玮 李靖 
中共中央编译局社会科学基金招标重点项目"中国城市边缘区治理过程中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研究"(项目号:12ZBA04);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培育项目"地方政府社会治理创新能力建设研究"(项目号:2015 ZDPY08)的阶段性成果
在被国内学者用来描述和解释中国行政实践时,街头官僚概念本身的中国适用性并未得到自觉探讨,这就使街头官僚究竟指涉哪些群体语焉不详,街头官僚理论与解决中国问题的适切性也显得晦暗不明。以经典街头官僚定义的要件为基础,转换它的国...
关键词:街头官僚 自由裁量权 公务员 胥吏 治理现代化 
新居民公共服务的供给决策机制优化被引量:5
《甘肃社会科学》2016年第6期224-228,共5页于海燕 黄文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2&ZD060);中共中央编译局社会科学基金招标重点项目(12ZBA04)
"人的城镇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其主旨就是通过完善公共服务供给来消除城市新居民后顾之忧,使其成为经济发展的内需支撑。决策是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运行的始端,承载着新居民公民权利的现实实现,但条块分割的政府部门使决策呈现...
关键词:居住证 新居民 决策机制 公民权 
社会融合视域下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有效性研究被引量:2
《广东社会科学》2016年第6期196-205,共10页于海燕 黄文义 
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国家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研究成果;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项目批准号12&ZD060);中共中央编译局社会科学基金招标重点项目(项目批准号12ZBA04)部分研究成果
社会学研究结果表明公共服务是影响社会融合的最大相关因子,因此在对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进行理论建构后,社会融合可以作为机制运行有效性的衡量标准。人口流入大省浙江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这种理论建构在实践中对实现供给目标及改...
关键词:新居民 供给机制 社会融合 
公共行政学中国化的内生性进路:解构理想类型的实践过程被引量:3
《社会科学战线》2016年第11期176-183,共8页李靖 董伟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2&ZD060);中共中央编译局社会科学基金招标重点项目(12ZBA04)
公共行政学中国化命题的提出,直观上是将公共行政学视为一门来自西方的学科。如何将美国公共行政学理论和方法运用于中国实践,构成了公共行政学中国化外生性进路的标准话语。理论和实践(practice)的区分不是天然的,不存在单向的充分反...
关键词:公共行政学 中国化 本土化 实践(praxis) 理想类型 
和谐税收征纳关系重构的治理取向——以长春市二道区国税局纳税服务为例
《才智》2015年第31期4-6 8,共4页李靖 陈旭 
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和中山大学国家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研究成果;吉林大学地方政府创新研究中心研究成果;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社会公平正义现状测评与改善对策"(12&ZD060)的成果;中共中央编译局社会科学基金招标重点项目"我国城市边缘区治理过程中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研究"(12ZBA04)的成果
税收征纳关系,是税收这一经济行为中最基础、最本质的一种关系,是税收法律关系主体双方在税收征纳活动中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这种关系在税收事业中处于核心地位,决定着税务部门征税管理的成效,决定着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与纳税服务满...
关键词:税收征纳关系 和谐 平等互动 关系最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