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CB100503)

作品数:22被引量:505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窦森沈其荣冉炜丁维新郁红艳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水土保持学报》《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分析化学》《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结构特征黑土秸秆胡敏酸团聚体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玉米秸秆“富集深还”与土壤亚表层培肥被引量:15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7年第6期1670-1675,共6页窦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200304);国家973计划(2011CB100503);吉林省秸秆综合利用平台秸秆肥料化方向(2014 C–1);吉林省重点科技项目(20130206018NY);吉林省委财经办项目(20131210)资助
由于长期浅耕,土壤亚表层不仅缺乏有机质,还过于紧实,急需找到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快速松土培肥方法。本文简要总结了已有3种秸秆还田模式的优缺点,重点介绍了秸秆"富集深还"技术及田间操作要领,以及采用该技术还田的秸秆的分解速率和亚土...
关键词:秸秆富集 风力注入 秸秆深还 土壤亚表层 快速培肥 条带轮耕 
黑土地保护与秸秆富集深还被引量:27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6年第5期511-516,共6页窦森 
吉林省高等学校秸秆综合利用高端科技创新平台[吉高平合字(2014)C-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200304);国家"973"计划(2011CB100503);吉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20130206018NY);吉林省委财经办(20131210)
介绍了吉林省黑土地保护的范围、存在的问题和保护措施,特别介绍了秸秆富集深还技术模式及其优点、适用条件和实施效果。我国黑土是世界上四大黑土区之一,吉林省的黑土区(软土)为8.63万km^2,其中发生学分类的黑土为1.1万km^2,分别占全国...
关键词:黑土 黑土地保护 表土剥离 秸秆深还 秸秆富集深还 
添加玉米秸秆对黑土团聚体富里酸结构特征的影响被引量:2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5年第7期1333-1340,共8页关松 窦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188);"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1CB100503);吉林农业大学博士基金项目(201101)
运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热重分析技术研究了培养条件下添加玉米秸秆对黑土及其大团聚体(>2000和2000~250μm)、微团聚体(250~53μm)和粉-粘粒组分(<53μm)中富里酸(FA)结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对照(未添加玉米秸秆)土壤中,大团聚...
关键词:富里酸 团聚体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元素分析 热重分析 
典型黑土区不同生态系统下土壤团聚体中胡敏酸的结构特征被引量:10
《土壤学报》2014年第4期824-833,共10页郝翔翔 窦森 韩晓增 李明敏 安丰华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1CB100503)资助
为了揭示生态系统类型对土壤团聚体中腐殖质分子结构的影响,本研究以黑土区24 a长期定位试验处理下的自然草地(GL)、耕地(CL)和裸地(BL)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湿筛法将土壤团聚体分为>2 mm、2~0.25 mm、0.25~0.053 mm和<0.053 mm 4个粒...
关键词:土壤团聚体 土壤腐殖质 元素组成 红外光谱 差热分析 
土壤碳水化合物的转化与累积研究进展被引量:16
《土壤学报》2013年第6期1200-1206,共7页张焕军 郁红艳 丁维新 
国家"973"计划项目(2011CB10050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SCX2-EW-N-08);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子课题(XDA05050507)资助
碳水化合物虽然仅占土壤有机质的10%~20%,却是土壤中最活跃的有机碳库,是微生物的主要能源和碳源,歼参与土壤团聚体的形成,是土壤有机质和土壤性质研究中的重要指标和对象。本文综述了土壤碳水化合物种类、来源和在团聚体中的分...
关键词:碳水化合物 转化 积聚 影响因素 
近红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快速评估土壤质量被引量:21
《土壤学报》2013年第5期881-890,共10页王昶 黄驰超 余光辉 冉炜 沈其荣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1CB100503);高校"青蓝工程";111计划(B12009);博士后科学基金(1102079C)资助
以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采集17种不同施肥处理下共136个土壤样品在350 ~2 500 nm范围的近红外光谱,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结合交叉验证法建立了近红外漫反射光谱与传统化学分析方法测得的全碳、全氮、碳氮比、速...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 偏最小二乘法 土壤质量 模型 
长期施肥对潮土团聚体有机碳分子结构的影响被引量:42
《土壤学报》2013年第5期922-930,共9页郭素春 郁红艳 朱雪竹 高彦征 丁维新 
国家973计划项目(2011CB10050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课题(KSCX2-EW-N-08,KZCX2-YW-439,XDA05050507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01173)资助
采取长期施用有机肥(CM)、1/2化肥氮和1/2有机肥氮(HCM)、化肥(NPK)和不施肥对照(CK)的土壤,用湿筛法分为大团聚体(2000-250 μm)、微团聚体(250-53 μm)和粉砂+黏粒组分(〈53 μm),利用固态13C-核磁共振技术分析了土...
关键词:团聚体 有机质 13C-核磁共振 有机肥 
生物有机肥对田间蔬菜根际土壤中病原菌和功能菌组成的影响被引量:13
《土壤学报》2013年第2期381-387,共7页张鹏 王小慧 李蕊 冉炜 沈其荣 
江苏省科技支撑项目(BE2009347);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11CB100503);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2010B090400431)资助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田间条件下连作番茄和辣椒施用生物有机肥(BOF)和常规施肥(CK)的根际土壤微生物中青枯病原菌和功能菌群(固氮菌和荧光假单胞菌)的数量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与CK相比,BOF处理的番茄和辣椒产量分别提高了26.0...
关键词:荧光定量PCR 生物有机肥 根际土壤 青枯病 固氮菌 荧光假单胞菌 
黑土团聚体与颗粒中碳、氮含量及腐殖质组成的比较被引量:18
《中国农业科学》2013年第5期970-977,共8页窦森 郝翔翔 
国家"973"项目(2011CB100503)
【目的】研究黑土不同粒级团聚体和颗粒中的碳、氮及腐殖质组分含量,并分析、比较土壤团聚体与土壤颗粒中腐殖质相互关系。【方法】以黑土区连续9年的耕作试验为平台,采用湿筛法分离土壤团聚体,超声波方法分离土壤颗粒,分别测定不同粒...
关键词:黑土 团聚体 颗粒 腐殖质组成 胡敏素组成 腐殖质形成 
拮抗菌强化的生物有机肥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治作用被引量:25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3年第1期223-231,共9页王小慧 张国漪 李蕊 卢颖林 冉炜 沈其荣 
国家科技部"973"项目(2011CB100503)资助;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2010B090400431)资助
由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引起的西瓜枯萎病是导致西瓜生产毁灭性损失的土传病害,当前对该病尚无有效的防治措施。为了探索该病的生物防治效果,本研究从土壤中分离筛选西瓜枯萎病的拮抗菌,制成生物有机肥...
关键词:西瓜枯萎病 拮抗细菌 生物防治 类芽孢杆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