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12JJD86005)

作品数:6被引量:7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彭兰申玲玲朱瑞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西北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青年记者》《当代传播》《新闻与写作》更多>>
相关主题:社会化媒体自组织新媒体主动性社会化环境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创新与扩散:中国记者的微博采纳实证研究
《当代传播》2015年第6期37-39,共3页朱瑞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研究"成果之一;编号:12JJD860005
目前我国学界对新闻记者采纳社会化媒体的研究,大多从管理规范等宏观层面进行论证。笔者从实证研究的角度,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借助创新与扩散、使用与满足理论框架,探讨记者为何采纳或不采纳社会化媒体,以及社会化媒体对新闻生产...
关键词:社会化媒体 创新与扩散 使用与满足 
新媒体用户:更主动还是更被动被引量:34
《当代传播》2015年第5期12-15,45,共5页彭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研究"成果之一;编号:12JJD860005
新媒体技术虽然赋予了用户更多的自主性可能,但是,主动性与被动性往往存在于新媒体用户身上,在以下三个方面表现尤为明显:首先新媒体传播机制使用户在信息消费方面有了更多的主动性,作为"传播中心"的个体用户可以自主构建自己的信息网络...
关键词:新媒体用户 主动性 新媒体传播机制 社会化环境 
出版社微博营销中的信息选择与关系维护被引量:1
《当代传播》2015年第2期106-107,共2页申玲玲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12JJD860005
微博给出版社的营销活动提供了重要的渠道,拓宽了图书营销方式。如何建立新型的读者关系,进而实现知名度和销售的双提升,本文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搭建图书销售的营销矩阵,二是连通线上线下营销,三是基于社会化媒体特征的信息发布与关系维...
关键词:出版社 社会化媒体 微博营销 关系维护 
传统媒体人的新媒介素养--传统媒体人如何运用社会化媒体被引量:8
《青年记者》2014年第7期8-10,共3页彭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研究”成果
面对社会化媒体,传统媒体人需要调整自己的方向与思维,在一个新的坐标系中,重新设定自己的位置和专业素质目标。
关键词:传统媒体 社会化 媒介素养 素质目标 坐标系 
群氓的智慧还是群体性迷失——互联网群体互动效果的两面观察被引量:28
《当代传播》2014年第2期4-7,共4页彭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研究"成果之一;编号:12JJD86005
互联网特别是社会化媒体的发展,以其特有的方式将人与人连接起来,使个体聚集为群体。对于网络群体互动,有些研究者认为它可以带来"群氓的智慧",而有些研究者认为它会带来群体性迷失。本文认为,不能简单地推论它一定会导致群体智慧或群...
关键词:互联网络 群体智慧 群体心理 社会网络 自组织 
从芦山地震后的微博看社会化媒体中的自组织被引量:3
《新闻与写作》2013年第6期30-32,共3页彭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研究"的研究成果
从芦山地震后的微博信息构成来看,微博用户自觉地扮演起了不同的角色,正是这些角色的相互配合,完成了信息传播从无序向有序的发展过程,也实现了与地震有关的社会行动的发起。地震后微博的表现让我们看到自组织这样一种机制在社会化媒体...
关键词:芦山地震 微博 社会化媒体 自组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