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社科规划青年课题(2005ELS002)

作品数:5被引量:2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周保明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史林》《历史教学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史研究动态》更多>>
相关主题:清代官僚政治地方政府县衙官僚制度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清代州县长随考论被引量:3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43-48,共6页周保明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2005年青年项目(项目编号:2005ELS002)"清代地方吏役制度研究"阶段性成果
长随(家人)是清代地方就业渠道多元化和地方行政需求相结合的产物。作为清代州县"非正式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长随在衙门中地位不高,亦公亦私,不同于吏役,作用上则弥补了地位较高的幕友、吏役之所不能。长随种类繁多,各有职掌,对清代州...
关键词:清代 州县政府 长随 家人 
近年来清代吏役制度研究述评被引量:1
《历史教学问题》2007年第5期100-103,共4页周保明 
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优秀博士研究生培养基金资助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2005年青年课题(2005ELS002)"清代地方吏役制度研究"阶段性成果。
吏役指衙门中以书吏和衙役为主的“非正式结构”。吏役制度是相对于官制而言。学者有时亦称吏制、吏胥制度或胥吏制度。在清代.吏和役关系非同寻常,某种程度上吏就是役:如果把吏和役区别开来。吏在身份上稍优越于役.但二者尤其在地...
关键词:制度研究 清代 述评 非正式结构 统治阶级 统治者 吏制 吏胥 
清代的地方吏役、地方政府与官僚政治被引量:11
《史林》2007年第2期110-131,共22页周保明 
华东师大优秀博士生培养基金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2005年青年项目(2005ELS002)阶段性成果
清代地方吏役的行政权力来自于地方政府经济控制和行政权威的弱化,国家对地方吏役管理的失控已不可避免。现实行政的需要(包括官僚结构安排的不合理)把地方吏役推向了权力的前台,回报的低微和身份的不被认可激发了其生存本能和对生存价...
关键词:清代 地方吏役 官僚政治 
二十多年来中国古代吏制研究述略被引量:3
《中国史研究动态》2006年第11期10-19,共10页周保明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2005年青年项目(2005ELS002);华东师范大学优秀博士生培养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中国 古代吏制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 《燕京学报》 制衡机制 官僚制度 
清代县衙吏役的内部管理被引量:5
《北方论丛》2006年第1期98-102,共5页周保明 
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优秀博士研究生培养基金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2005年青年课题(2005ELS002)"清代地方吏役制度研究"阶段性成果。
清代国家或地方政府除了颁行若干法令律例对吏役进行制度规定之外,州县衙门内部对办公吏役的管理内容更加切实丰富。管理措施包括申饬堂规、颁发告示、设立号簿、严格考勤和定立差捕条约等五个方面,体现了地方衙门办公系统的完善,不仅...
关键词:清代 州县衙门 吏役管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