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制

作品数:140被引量:149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沈毅穆朝庆王世莲王如林志华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安徽大学中共中央党校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中央党校校级科研课题上海市社科规划青年课题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做官何其难 秦朝基层政府的运转细节
《国家人文历史》2025年第6期83-91,共9页张不叁 
在中国历史上,职业官僚制正式确立是在战国至秦这段时期,此后延续了2000年之久。由于史料的匮乏,长久以来,人们对于秦朝的官吏制度缺乏了解,直到睡虎地秦简、里耶秦简、岳麓秦简相继出土或面世,大量细节才为研究者们勾勒出秦朝基层官府...
关键词:睡虎地秦简 岳麓秦简 里耶秦简 运转状况 秦朝 官僚制 基层政府 官吏制度 
《明大诰》民拿害民官吏制度研究
《黑龙江史志》2023年第4期65-69,共5页代晗 
为了以严刑去奸贪,朱元璋制定了一系列的治吏措施与相关法律规定。“民拿害民官吏”制度正是朱元璋在明初吏治背景下通过《大诰》颁布的规定:民间“高年有德耆民及年壮豪杰者”可以主动检举贪官污吏并允许百姓将其绑缚进京接受惩处。纠...
关键词:民拿害民官吏 明大诰 重典治吏 法律监督制度 
官制视野下金代吏员制度的民族特质探析
《北方文物》2020年第3期94-103,共10页王雷 赵少军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金代吏员研究》(项目批准号:15FZS006);内蒙古民族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编号:BS354)。
吏员制度依附于官制而存在,探究金代吏制的民族特质,不能脱离官制单独论述。在金代官制视野下,管窥金代吏员制度的变化及其关联,金代吏员制度的民族特质表现为皇权专制烙印与贵族政治色彩并存、制度融合与汉制创新并存、民族融合与等级...
关键词:金代 吏员制度 民族 吏制 
杨绾奏政与唐朝选任官吏制度探析
《文学少年》2020年第14期0335-0336,共2页王昕宇 
唐朝(公元 618 年—公元 907 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因皇室姓李, 故又称为李唐,是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唐朝官吏选任的取士制度,则承袭了隋朝创立的科举制,《新唐书·选举志》...
关键词:杨绾 孝廉 取士制度 地方政府组织 
晁错“纳粟拜爵”之策是何过错
《人生与伴侣(国学)》2019年第10期82-83,共2页
汉文帝十二年(前168),由于边境战争使国家陷入困难境地,时任太子家令的谋臣晁错上奏,向汉文帝献上了“纳粟拜爵”之策并被采纳。“纳粟拜爵”之策,不仅影响了西汉、东汉的官吏制度,而且也影响了此后二千多年封建王朝的官吏制度。
关键词:太子家令 汉文帝十二年 官吏制度 晁错 边境战争 封建王朝 东汉 西汉 
御封陶瓷 世界珍宝
《各界》2018年第5期95-96,共2页贾焱吏 
据史料记载,浮梁第一位正五品县太爷,是唐玄宗(公元742年)亲自出马挑选的,这在华夏官吏制度中是罕见的。
关键词:陶瓷 世界 史料记载 官吏制度 唐玄宗 
县令王安石
《芒种》2017年第7期76-85,共10页徐海蛟 
一 1047年新春,元宵刚过,王安石就准备动身南下。漫长等待后,去路渐渐清晰起来。王安石结束了三年淮南通判的任期,按大宋官吏制度,秩满许献文求职,王安石可以向上头献文,以谋求进京职位。
关键词:王安石 县令 官吏制度  
元怯里马赤及通事考述
《重庆与世界》2016年第34期71-77,共7页刘文俊 
"怯里马赤"又作"乞里觅赤",是中世纪蒙古语一个词的汉字音译。蒙古语释为"舌人"或"通事",是对口译人员的称呼。蒙元时代是疆域空前广阔,所统辖的民族非常多,文化交流非常频繁。各民族间接触与交流中通事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元...
关键词:怯里马赤 通事 元代吏制 
清代官吏制度及其实施之得失辨正
《廉政文化研究》2016年第3期92-92,共1页郭淑新 舒笛 
清代承继前朝诸代遗风,创设了一套相对完备的官吏制度。然而,其选任制度,虽然以科目考试为取士主途,严格监考,不容幸进,但考试方式和内容则在一定意义上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其监察制度,虽有详备的法典规章供官吏遵守、御史监察,...
关键词:官吏制度 清代 得失 辨正 监察制度 公务员制度 选任制度 履行职责 
人间正道是法治(九)
《少年博览(初中版)》2016年第5期29-29,共1页老末 
第九回 千古贤相王子明 宋代的文官制度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官吏制度,对整个社会的法治氛围起到了催化作用。在宋代文官制度的设定中,宰相是极其关键的角色,相权可以有效地制衡皇权,
关键词:法治 正道 文官制度 官吏制度 催化作用 宋代 王子 宰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