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8JA751028)

作品数:5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朱丽霞陶文鹏丁小明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财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苏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江淮论坛》《社会科学》《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齐鲁学刊》更多>>
相关主题:明清之际清初诗坛晚明齐气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江南与岭南:从文人游幕看清初文学的传播与文坛生态被引量:3
《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183-192,共10页朱丽霞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文人游幕与文学"(项目批准号:09BZW033);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清代文人游幕与文学生态"(项目批准号:08JA751028)的阶段性成果
清初岭南文坛的空前繁荣引人注目,这与文人游幕密切相关。易代之际,大批南下抗清志士的入佛与留居岭南,给岭南诗坛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成为带动岭南文坛复兴的最早的主体力量。而岭南幕府的工作与生活之需,使众多的江南才子千里迢迢游幕两...
关键词:江南 岭南 清初 游幕 
作为地域文学传统的“吴声”论——以徐祯卿为中心兼及钱谦益的诗论
《齐鲁学刊》2010年第6期117-121,共5页朱丽霞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明清文人游幕与文学"(09BZW033);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清代文人游幕与文学生态"(08JA751028)
明中叶始,诗坛上七子复古之齐气和公安竟陵之楚风竞相称霸,使得作为地域特色深厚的地方文学——吴声遭遇空前危机。齐气雄浑博雅,统领诗坛,风靡天下,前、后七子在诗学上努力同化吴声,试图建立大一统的诗学;楚风在以其幽情单绪、独舒性...
关键词:齐气 楚风 吴声 晚明 
“不染楚风”——茶村体之于晚明清初诗坛的意义及对清中期诗坛的影响被引量:1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127-133,共7页朱丽霞 丁小明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08JA751028);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9BZW0033)
杜濬诗在清初诗坛迥异于竟陵楚风,也置于虞山、云间诸体之外,形成独具一格的诗体——茶村体。茶村体的诗学意义体现于:在晚明公安、竟陵横扫诗坛之际,茶村体却能不染楚风;尊古守道,宣忠扬孝是杜濬诗文创作的主要动机,并重新将诗歌之旨...
关键词:楚风 茶村体 忠厚雅正 晚明清初诗坛 
明清同性恋文化的诠释与思考——以明清之际男性同性恋为例被引量:5
《江淮论坛》2009年第4期122-129,共8页朱丽霞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明清文人游幕与文学"(09Bzw033);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清代文人游幕与文学生态"(08JA751028)
同性恋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现象,中国历朝历代皆有,但明清两代达其极盛。本文将这一现象置于明清之际的时代背景下,以明末清初的著名文士陈维崧为个案,通过对陈维崧及其时代之同性恋"现象"的深入考查和剖析,挖掘出这一文化奇观的终极...
关键词:同性恋 男风 陈维崧 明清之际 
齐气、楚风与吴习--明清之际的诗坛格局及清初诗坛走向被引量:1
《学术月刊》2009年第3期99-106,共8页朱丽霞 陶文鹏(评点人)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清代文人游幕与文学生态”(批准号:08JA751028)的阶段性成果
明中叶始,各种诗学观点竞相登场,相互对峙。诗学的多元趋势和激烈论争,使得明中后期诗坛异彩纷呈,主要体现于以地域为阵地、以地域特色为基点的流派论争。众多的诗学流派大致可分别归属于齐、楚、吴三大地域。齐气雄浑博雅,统领诗坛,风...
关键词:齐气 楚风 吴习 晚明 清初 诗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