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莲教育基金

作品数:24被引量:319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漆海霞阎学通庞珣黄智虎张伟玉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天津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国际问题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世界经济与政治》《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权力转移中日关系中国外交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军事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民主转型理论:研究路径、评论及发展被引量:2
《国际政治科学》2015年第3期106-140,共35页张伟玉 
王雪莲教育基金资助
民主转型研究贯穿20世纪以来整个西方政治学领域。通过梳理和总结,笔者发现民主转型理论的发展,基本因循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两个维度,并以结构和行为主体两个研究路径展开,不同的路径、维度和变量构成了不同的解释逻辑,发展出了众多民...
关键词:民主转型 结构研究路径 行为主体研究路径 国内因素 国际因素 
冷战后中日政经关系的量化分析被引量:1
《国际政治科学》2014年第4期74-110,共37页山本美智子 张玮 
王雪莲教育基金的资助
本文在对战后中日政治经济关系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选择"政经关系温差衡量法",着重对冷战后中日政经关系进行了量化分析,并基于定量研究结果进行了定性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中日经济关系存在由两国经济发展水平等经济因素决定的"阶段"属性,...
关键词:中日关系 政冷经热 政冷经冷 政经温差 定量分析 
美国、欧盟、中国与拉美双边经贸关系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拉丁美洲研究》2014年第3期26-34,80,共9页苏毓淞 
王雪莲教育基金支持
经历了数百年的起伏与动荡,随着拉美各国政治纷乱的减少或缓解,拉美已逐渐摆脱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萧条颓势,整体经济态势呈现出大幅复苏。与此同时,中国经济持续而强劲的发展,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极大地发展了...
关键词:中国 美国 欧盟 拉丁美洲 双边贸易 新殖民主义 “中心-外围”论 
国际组织调停研究的争论与发展被引量:3
《国际政治科学》2014年第1期73-99,4,共28页陈然 漆海霞 
王雪莲教育基金的资助
国际调停是国际冲突管理的重要方式,其动机、方式和效果会由于调停者类型的不同而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以往的国际冲突调停研究普遍未对调停者的类型加以区分,因而忽视了不同类型调停者所具有的不同实力、资源、行为逻辑和内部机制对国际...
关键词:国际冲突 国际组织 调停 第三方介入 
理解与认知中国的准政府组织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4年第1期89-94,共6页古明明 
清华大学社科学学院“王雪莲教育基金”资助
既有的"国家与社会关系"二元化研究,忽视了二者之间一个不容忽视的中间地带——准政府组织,这种大量存在于我国政治现实中的公共组织,不属于正式的政府机构,但却拥有一定的权力。通过总结经验现象和深入分析,本文将中国的准政府组织区...
关键词:国家与社会 准政府组织 现状 范畴 分类 
国际关系研究的定量方法:定义、规则与操作被引量:34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4年第1期5-25,156,共21页庞珣 
王雪莲教育基金资助
随着国际关系数据的长期积累和中层理论及微观理论在国际关系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定量方法已经成为国际关系学中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也是国际关系学者工具箱中的必备,正确理解和使用定量方法对促进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的国际...
关键词:定量方法 实证主义 假设检验 科学方法 证伪 
资源转化效率——考量军事能力的新视角被引量:1
《国际政治科学》2013年第3期37-61,136,共26页郭扬 
王雪莲教育基金对本项研究的支持
针对目前军事能力研究中存在的片面强调资源因素作用的问题,本文在近年来阿什利·泰利斯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综合运用国际政治学、经济学和军事学相关理论,采用量化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资源转化为军事能力的效率问题进...
关键词:军事能力 资源转化 效率 
实力变化对中日关系的影响——基于大国关系定量衡量的分析被引量:7
《国际政治科学》2013年第3期62-88,136,共28页谢超 
王雪莲教育基金支持
对于中国崛起与中日关系恶化原因的问题,笔者通过分析2001年以来中日经济实力对比的变化趋势和两国关系定量衡量曲线,发现中日实力对比导致的结构性矛盾影响着两国关系的走势,中日差距缩小的速度越快,日本政府挑起的冲突的对抗程度越大...
关键词:中日关系 定量衡量 实力对比 挫折—攻击理论 钓鱼岛问题 
公共产品与国际合作——评《合作的动力——为何提供全球公共产品》被引量:4
《国际政治科学》2013年第3期107-124,136,共19页黄智虎 
王雪莲教育基金支持
全球化问题学者巴雷特所著《合作的动力——为何提供全球公共产品》一书可能会是全球公共产品研究中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著作。本文在回顾有关全球公共产品学术脉络的基础上,介绍和评述了该书的主要内容,从理论与政策角度总结了该书的贡...
关键词:全球公共产品 动机 国际合作 
新一轮“中国威胁论”:解析与应对被引量: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年第3期42-47,共6页鲁世巍 
王雪莲教育基金支持
新一轮"中国威胁论"始于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至今,呈现出从弱向强、从虚向实、从简向繁、由体系外向体系内、从西方炒作向多元转变等特点。"中国威胁论"的兴起客观上有中国发展的因素,但主因归于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对中国崛起的误读和...
关键词:''中国威胁论” 中国崛起 中国外交 公共外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