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38001)

作品数:33被引量:197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杨娜杨庆山魏剑伟李铁英李胜才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交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扬州大学重庆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建筑结构学报》《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建筑结构》更多>>
相关主题:木构架古建筑古建筑木结构木结构木梁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四柱传统摇摆木构架恢复性的试验研究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23年第3期482-489,共8页陈亚茜 牛庆芳 魏剑伟 李铁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38001,51278324);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10302123140)。
为了探究宋式传统摇摆木构架的结构受力特征,对1∶2宋式四柱四梁木构架缩尺模型进行了水平低周往复试验,基于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曲线的变化特征,采用滞回环屈服刚度、位移恢复系数和层间位移集中系数探究其恢复性。结果表明:...
关键词:中国传统木构架 抗震性能 摇摆木构架 位移恢复性 
木构架古建筑屋顶与围护墙抗震构造鉴定的探讨被引量:3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22年第5期104-109,共6页袁建力 李胜才 宋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338001)。
屋顶、围护墙是木构架古建筑中容易遭受地震损坏的部位,屋顶的主要震害为屋面构件的破碎、滑落,围护墙的主要震害为墙体的歪闪、倒塌,震害程度与结构的整体性和连接构造的有效性密切相关。屋顶、围护墙的抗震构造鉴定关系到整体建筑和...
关键词:木构架古建筑 屋顶 围护墙 地震损伤 构造措施 抗震鉴定 
木构架古建筑的地震损伤特征与规律研究被引量:5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22年第3期22-33,共12页袁建力 李胜才 宋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338001)。
中国木构架古建筑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木构架古建筑地震损伤规律研究,制订相应的防震减灾规划,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举措。文中依据唐山地震、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中木构架古建筑震害资料,采用分类归纳和统计分析方法,核...
关键词:木构架古建筑 地震烈度 地震损伤规律 防灾规划 
午门城台结构受力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被引量:1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2022年第2期205-214,共10页曹璞琳 刘卫华 程枭翀 化建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38001)。
以午门城台为对象,在现场勘察及长期监测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和试验设计相结合的方法,从冻融循环、局部饱水作用、底部不均匀竖向变形作用、上部竖向荷载4个因素以及因素间耦合影响的方面分析结构的受力性能。研究发现:对结构应力影...
关键词:古建城台 午门城台 受力性能 影响因素 影响规律 
古建筑木结构的承载及抗震机理被引量:12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2022年第2期1-9,共9页杨庆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38001)。
从古建筑木结构的材料劣化损伤、材性衰退、柱脚节点、榫卯节点缝隙与性能、斗栱性能与构架性能等几个方面探讨古建筑木结构的承载机理。从宏观和微观尺度分析古建木构材料性能,建立构件层次的古木材性时变模型;提出木柱摇摆抬升的力学...
关键词:古建筑木结构 材性劣化 柱脚节点 缝隙统计 榫卯节点 斗栱 摇摆构架 
基于环境激励测试的开元寺塔动力性能分析被引量:6
《土木工程学报》2021年第9期79-87,共9页杨娜 刘威 张淑慧 白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78045,51338001);北京自然科学基金(8151003)。
采用环境随机激励技术对定州开元寺塔的动力特性进行现场测试,提出一种新的空间测点布置方案——同向平行测试法,利用该方法可以对开元寺塔平动及扭转模态分量进行有效测量。基于现场实测数据,结合Welch自功率谱密度法和随机子空间法得...
关键词:开元寺塔 动力特性 随机子空间法 层间刚度识别 有限元模型 
宋代殿堂木构架动力响应的非线性变参数时程分析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21年第3期466-472,共7页万佳 郭人辅 米晓琛 魏剑伟 李铁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51338001,51278324)。
为了探究宋代殿堂木构架在水平加速度下的动力响应,建立了非线性时程分析模型,改变水平加速度峰值和柱底摩擦系数,探究宋代殿堂构架的初始运动状态。结果表明,宋代殿堂木构架有4种运动状态:相对静止,相对滑移,摇摆和滑移摇摆。宋代殿堂...
关键词:中国传统木结构 滑移 摇摆 时程分析 宋代 殿堂 
基于无人机与计算机视觉的中国古建筑木结构裂缝监测系统设计被引量:35
《工程力学》2021年第3期27-39,共13页杨娜 张翀 李天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338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878034);北京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151003)。
中国古建筑木结构中裂缝繁多,裂缝成因与发展规律复杂,易引起木结构构件脆断,从而严重威胁中国古建筑木结构健康情况。该文基于无人机与计算机视觉技术设计了一套适用于中国古建筑木结构裂缝的监测系统,该监测系统包含无人机系统、相机...
关键词:中国古建筑木结构 结构健康监测 裂缝 无人机 计算机视觉 
燕尾榫约束古建木梁环境温度效应试验研究被引量:4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第3期63-72,共10页白晓彬 杨娜 常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778045);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151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338001)。
为了研究古建木梁在环境温度效应下顺纹方向的应变特征,在拉萨室内布置了一根无约束木梁和一根燕尾榫约束木梁,分别在室温变化下对其进行了空载和分级加载试验.根据试验数据,分别对木材的顺纹方向弹性模量及燕尾榫的拉压刚度、转动刚度...
关键词:古建木梁 环境温度作用 燕尾榫 顺纹应变 拉压刚度 附加应变 
水平加速度作用下古建筑木构架初始运动状态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7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20年第1期97-103,共7页万佳 孟宪杰 魏剑伟 李铁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8324、51338001)
为研究传统木构架在水平加速度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将木构架简化为平面构架模型,分析水平加速度作用下的4种初始运动状态,并分析径高比、质量比和摩擦系数对初始运动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平加速度作用下,木构架有4种初始运动状态:静...
关键词:古建筑 木构架 中国传统木结构 浮放 初始运动状态 径高比 质量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