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912-1945)

作品数:14被引量:2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温艳江山岳珑梁严冰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理工大学合肥学院西北大学广东财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史志学刊》《前沿》《甘肃社会科学》《求索》更多>>
相关主题:民国时期图书馆学家自然灾害灾荒学术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艺术社会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近代图书馆学家孙延钊对地方文献事业与学术的贡献被引量:1
《高校图书馆工作》2021年第1期61-63,共3页江山 
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近代图书馆地方文献事业与学术发展研究(1912-1945)”(17YJA870009)研究成果之一。
作为近代著名的图书馆学家,孙延钊对于地方文献事业与学术发展的贡献是巨大的,同时他也为当时的抗战事业积极编纂文献,服务抗战,为当代我国地方文献工作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关键词:孙延钊 地方文献事业与学术 贡献 
聂光甫生平及著述史实考辨被引量:1
《史志学刊》2020年第5期71-77,共7页江山 
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近代图书馆地方文献事业与学术发展研究(1912—1945)”(项目编号:17YJA870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聂光甫是近代山西省图书馆知名学者,所著《山西藏书考》在地方文献研究方面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另外,他在图书馆学尤其是办理读书会方面,具有独特的理论建树。然而,作为在图书馆学术界颇有影响力的前辈,聂光甫的生平事迹以及以《山西藏...
关键词:聂光甫 生平事迹 《山西藏书考》 图书馆学 
联华影业公司在南洋发展初探被引量:1
《当代电影》2020年第10期95-103,共9页庞艳芳 
202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早期中国电影在南洋的传播与接受研究(1912-1945)”(项目编号:20YJC760071)阶段性成果;2019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青年项目“粤语电影在南洋的传播(1933-1970)”(项目编号:GD19YYS03)阶段性研究成果。
联华影业公司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电影公司之一。"联华"的创办人罗明佑不仅着眼于国内市场,同时还关注"联华"的海外发展。长久以来,关于联华影业公司在海外特别是在南洋的发展被人们忽视,事实上,"联华"的创办宗旨中就提...
关键词:“联华” 罗明佑 南洋 
政治话语与商业运作:抗战时期国防电影在南洋的传播研究(1937—1941)被引量:5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0年第8期53-67,共15页庞艳芳 
2019年广东省社科规划青年基金项目“粤语电影在南洋的传播(1933—1970)”(项目编号:GD19YYS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202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早期中国电影在南洋的传播与接受研究(1912—1945)”(项目编号:20YJC76007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抗战时期,国防电影是中国电影的主要制作类型。国防电影不仅在国内进行抗战宣传,还通过在海外的发行宣传以取得国际的支持。南洋是国防电影在海外重要的发行市场和宣传阵地,但是与国内不同,在南洋发行的国防电影既有来自中国大陆的官方...
关键词:国防电影 抗战时期 南洋 政治话语 商业运作 
近代图书馆学家洪焕椿早期对地方文献的学术贡献
《高校图书馆工作》2020年第4期84-86,共3页江山 
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近代图书馆地方文献事业与学术发展研究(1912-1945)”(17YJA870009)研究成果之一。
洪焕椿是近现代重要的图书馆学家,他早期在目录学、方志学等地方文献的学术研究上颇有建树,既继承了其外公孙诒让的家学渊源,也在地方书目著述及浙江方志整理与研究上独树一帜,其在学术上的贡献为当代地方文献事业与学术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洪焕椿 地方文献 学术贡献 近代 
何多源致袁同礼书信的史料价值被引量:1
《山东图书馆学刊》2020年第2期96-100,共5页江山 
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近代图书馆地方文献事业与学术发展研究(1912-1945)”(项目编号:17YJA870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抗战胜利后,追缴中国被日军劫掠的图书成为当时的一件大事。为了索回国立中央图书馆等在香港寄存而被掠走的图书,中国的图书馆界及其他各界爱国人士积极奔走,通过各种渠道搜集线索、证据,何多源在1946年5月14日致袁同礼的信札就是在这...
关键词:何多源 袁同礼 信札 近代 
近代图书馆学家项士元对地方文献事业与学术的贡献
《高校图书馆工作》2020年第1期30-32,共3页江山 
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近代图书馆地方文献事业与学术发展研究(1912-1945)”(17YJA870009)研究成果之一
近代图书馆学家项士元为台州乡邦文献集大成者,通过访书、征辑等,他不仅收藏了为数众多的乡贤遗著,而且也与台州当地藏书家建立了良好关系,并积极利用所藏乡邦文献借与他人作研究、著述之用。同时,项士元在地方著述书目及方志著述上也...
关键词:项士元 地方文献事业 学术研究 贡献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救灾中的以工代赈探析被引量:5
《宁夏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107-111,共5页温艳 
2011年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国时期陕西地方政府救灾研究"(项目编号:11J032);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科西部项目"灾荒与西北社会变迁(1912-1945)"(项目编号:10XJA770006);2012年陕西省教育厅项目汉水上游地区自然灾害与环境变迁研究(1840-1949)(项目编号:12JK0177);2012年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汉水文化研究中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SLGH1244)
民国时期,面对西北地区严重的自然灾害,地方政府在采取急赈的同时,积极实行工赈,其中道路整修方面成效最为明显。传统民间义赈在新型社会阶层的参与下,也得到了发展,特别是华洋义赈会以修建水利设施和现代交通为主要内容的以工代赈,对...
关键词:民国 西北地区 救灾 以工代赈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自然灾害的特征被引量:2
《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90-93,共4页温艳 
2011年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国时期陕西地方政府救灾研究"(项目编号:11J032);教育部2010年人文社科西部项目"灾荒与西北社会变迁(1912-1945)"(项目编号:10XJA770006);2012年陕西省教育厅项目"汉水上游地区自然灾害与环境变迁研究(1840-1949)"(项目编号:12JK0177)
西北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决定了该地区自然灾害的不可避免性和多样性。民国时期,西北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特点,总体上表现为灾情严重,发生面积广泛;灾种上表现为多灾并发;在所有灾种中,旱灾发生最为频繁,也最为严重;时间上表现为同步...
关键词:民国时期 西北地区 自然灾害 特征 
灾荒与近代社会变迁——以陕北地区为中心的讨论被引量:1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77-82,共6页梁严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陕北历史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07BZS043);教育部人文社科西部项目"灾荒与西部社会变迁(1912-1945)"(10XJA770006);陕西省教育厅社科项目变迁与发展:陕北乡村社会一百年(1849-1949年)(11JK0222)
近代陕北地区的自然灾害十分频繁,其中光绪初年的大旱灾、民国17—21年的大旱灾以及陕甘宁边区政府时期的灾荒尤为严重。严重的自然灾害对陕北地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人口的大量死亡和流离,使得劳动生产力锐减,农业生产凋敝;灾荒...
关键词:灾荒 近代陕北 社会变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