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3BA614A-1-5)

作品数:14被引量:172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包存宽蒋大和舒廷飞霍莉肖亚丽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常州市规划设计院教育部更多>>
相关期刊:《四川环境》《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应用生态学报》《环境科学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环评战略环境评价城市规划生态城市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文化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应对不确定性的战略环境评价管理模式设计与应用--以金坛城市规划环评为例被引量:6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第7期669-673,共5页周影烈 包存宽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3BA614A-1-5)
战略环境评价是目前环境评价领域中令人关注的前沿课题,但是不确定性却客观地、广泛地存在于战略环境评价中,这给战略环评的有效性实施带来很多的障碍。在介绍不确定性概念及其在战略环评中内涵的基础上,针对战略环境评价的特点,基于应...
关键词:战略环境评价 不确定性 管理模式 
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初探被引量:15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9年第6期84-88,共5页周影烈 郭茹 包存宽 黄爱兵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No.2003BA614A-1-5)
2003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对跟踪评价提出了明确规定。对跟踪评价方法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运作程序进行了分析,包括判别规划是否需跟踪评价、现状调查、环境影响识别、回顾性评价、有效性分析、预测评价和...
关键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跟踪评价 评价程序 指标体系法 
我国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探讨被引量:10
《四川环境》2009年第2期70-74,共5页恽晓雪 包存宽 欧阳丽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若干重要环境政策及环境科技发展战略研究(2003BA614A-1-5)
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发展之纲,在我国城市规划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环评法的实施,我国已陆续开展了多项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取得了理论、方法等方面的进展和实践经验。本文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特点和任务探讨了城市总体规...
关键词:城市总体规划 环境影响评价 战略环境评价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对策探讨被引量:18
《生态经济》2008年第9期31-36,共6页马铭锋 陈帆 吴春旭 刘磊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研究"(编号:2003BA614A-1-5)
本文首先系统地回顾了国内外规划环评技术方法的研究成果,总结了目前我国在技术方法上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通过9个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了技术方法在我国规划环评实践中的应用现状,总结了目前我国规划环评的开展在技术方法层面上的优势和...
关键词:规划环评 技术方法 案例分析 
投入产出模型在规划环评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2
《生态经济》2008年第7期37-39,49,共4页马铭锋 陈帆 于仲鸣 杨帆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研究”(编号:2003BA614A-1-5)
本文首先介绍了适用于规划环评的两种投入产出模型,然后探讨了其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并重点分析了其应用的技术路线,同时指出在应用时需要加以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投入产出模型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资源 环境 
常州市创建国家生态城市情势分析被引量:2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240-244,共5页肖亚丽 梁保松 蒋大和 刘艳萍 张京浩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2003BA614A-1-5)
从目前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常州市创建国家生态市建设指标的差距以及与南京、苏州、无锡的差距,根据4个地区生态城市综合指数的计算和分析,从中找出了常州市的发展优势,并为常州市创建国家生态市指明定位.
关键词:生态城市 指标体系 生态综合指数 
基于利益相关方分析法的规划环评公众参与研究被引量:13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8年第2期68-71,76,共5页李绅豪 龚晶晶 恽晓雪 包存宽 蒋大和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No.2003BA614A-1-5)
采用利益相关方分析法,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遵循随机性原则和利益相关性原则,确定参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简称规划环评)的公众范围,着重分析规划环评中相关方...
关键词:利益相关方分析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电石化工产业基地 问卷调查 
生态足迹在城市规划环境评价中的应用——以苏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为例被引量:13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年第1期119-123,共5页寇刘秀 包存宽 蒋大和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若干重要环境政策及环境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第五子课题"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研究"(2003BA614A-1-5)
以苏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为例,探讨运用生态足迹进行融合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为规划环评较早地介入规划编制过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规划编制初期,确定规划的生态底限,农业用地、非农建设用地和水域的面积不低于3 728、1 016和2 01...
关键词: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城市规划环境评价 融合型评价 
金坛市城南新区城市规划的方法与实践:生态学视角被引量:3
《应用生态学报》2007年第7期1677-1680,共4页霍莉 包存宽 舒廷飞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资助项目(2003BA614A-1-5).
快速城市化加重了资源的消耗和对城市周围环境的破坏,对城市进行规划和建设时需要尽可能降低这些影响.城市规划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越来越注重生态方面的考虑,城市规划与生态学的结合已渐成趋势.本文以金坛市城南新区规划为案例,阐述了城...
关键词:生态规划 城市规划 生态学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实施有效性的评估被引量:12
《环境科学研究》2007年第5期66-71,共6页周丹平 孙荪 包存宽 蒋大和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3BA614A-1-5)
从管理程序、技术方法、内容设置、评价结论及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等方面,建立了评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有效性的指标体系,包括"早期介入、公众参与的有效性、评审制度的严格性、工作程序的合理性、评价方法的实用性、技术手段的先进...
关键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有效性 评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