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9sk077)

作品数:4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胡织女陈丽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电影文学》《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都柏林人》人际意义引语不可靠性LINGUISTIC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理性迷失后的伦理困囿——麦克尤恩《爱无可忍》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127-129,共3页陈丽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09sk077);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CYY003)
伊恩·麦克尤恩的《爱无可忍》是一则关于现代社会伦理困囿的启示录。小说通过紧扣"援救热气球"和"同性病态迷恋"两起核心事件,解构"我"以理性为名的科学推理过程中做出悖论式伦理选择,回避道德承担,因此陷入伦理身份的困囿,在重构伦理...
关键词:伊恩·麦克尤恩 《爱无可忍》 理性迷失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多维内聚焦叙事解读
《电影文学》2013年第2期120-121,共2页陈丽 
安徽师范大学青年基金项目“媒体话语的篇际互文性研究”(项目编号:2009xqn27);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引语的人际意义研究”(项目编号:2009sk077)
美国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以励志取胜的牢狱题材类电影。它以坚守希望、抗争成长和救赎人性为艺术主题,饱含着同类影片中罕见的温馨人情味和人文主义关怀的风格。因而影片自1994年上映至今,历经岁月变迁而经久不衰,成为电影史...
关键词:《肖申克的救赎》 故事内人物聚焦 叙事话语 
作者·人物·读者:从对话看《都柏林人》中引语的人际意义被引量:1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616-620,共5页胡织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BWW047);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2009sk077)
作为小说中最深的内嵌话语,对话往往被认为具备使叙事更为逼真、自然,能较好地刻画人物(个体或群体)形象,增强文体或艺术效果等功能。此时,作者已隐退,而将话语权交给了小说中的人物。通过对《都柏林人》中的对话分析表明,对话不仅仅体...
关键词:引语 对话 人际意义 《都柏林人》 
“不确定性”的语言机制——从辛普森的“视角的情态语法”看《游泳者》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683-688,共6页胡织女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09sk077);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07-08D90);安徽师范大学教学研究项目(XJJY200513)
约翰.奇弗的《游泳者》的歧义源于作品中各种表达不确定意义的语言机制。第三人称叙述者模式和第三人称人物反思模式的否定性叙述,分别表达了叙述者和人物对事物的不确定性评价,体现了叙述者和人物的不可靠性;两种视角的转换体现了叙述...
关键词:意义的不确定性 语言机制 辛普森 视角 语法 游泳者 LINGUISTIC Analysis View 叙述者 人物对 第三人称 不确定性评价 作品 反思模式 不可靠性 表达 转换体 歧义源 否定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