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高等学校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计划(0810-05)

作品数:9被引量:3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多勇张亚萍庞家伟冯会会张敏更多>>
相关机构:陇东学院西北师范大学宁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西夏研究》《敦煌学辑刊》《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陇东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地理环境鄂尔多斯模式马家窑文化马家窑自然环境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历史时期彭阳县城址的变迁被引量:5
《历史地理》2013年第1期346-366,共21页张多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丝绸之路陇山以东走向考察研究”(09YJA770025);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9)“陇山以东汉代城镇布局及历史变迁研究”;甘肃省高等学校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泾河中上游汉代城址及其变迁研究”(0810-05);陇东学院预研项目“丝绸之路陇山以东段考察研究”(XYSHK0903);庆阳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RK2011-08)
今甘肃省陇东地区的董志塬是黄土高原的最大残塬,地形上表现为边缘陡峭,腹地平坦,坡度不超高1°,是黄土高原保存较完整的原面,属半湿润半干旱气候,为天然农田所在地,其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地带,为半农半牧区。仰韶文化时期这里就从事农...
关键词:彭阳县 董志塬 丰义 半农半牧区 陇东地区 沟壑地 农业生产 历史时期 黄土丘陵 仰韶文化时期 
宋代华池县境内部分御夏堡寨遗址考察研究被引量:3
《西夏研究》2012年第3期75-85,共11页张多勇 庞家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09YJA77002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BZS050);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9);甘肃省高等学校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0810-05);陇东学院预研项目(XYSHK0903);庆阳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RK2011-08)
甘肃省华池县在北宋时期是宋夏边境线所经过的地方,在县境内有北宋防御西夏的古城堡寨遗址,也有西夏的前沿堡寨遗址。北宋在今华池县境内建立了大顺城防御系统和怀安防御系统,考察认为今华池县东华池村有:西魏的库多汗城,隋代华池县,隋...
关键词:唐宋华池县 华池寨 凤川寨 大义寨 小胡族 
汉代卤县古城遗址考察研究被引量:1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39-43,共5页张多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09YJA770025);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9);甘肃省高等学校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0810-05);陇东学院预研项目(XYSHK0903);庆阳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RK2011-08)
《汉书·地理志》记载:安定郡有"鹵县",《后汉书·郡国志》不见记载,卤县东汉废,再无史书记载。从此卤县湮没,治所无考。甘肃省崇信县博物馆陶荣在崇信县境内刘家沟、王河湾、魏家沟许多秦汉时期陶器上发现有"卤"、"卤市"等戳记,并撰《...
关键词:秦汉 卤县 崇信县刘家沟遗址 考察 
论自然环境对马家窑文化的影响被引量:7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97-101,共5页张多勇 
甘肃省高等学校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泾河中上游汉代城址及其变迁研究"(批准号:0810-0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丝绸之路陇山以东走向考察研究"(批准号:09YJA770025);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陇山以东汉代城镇布局及历史变迁研究"(批准号:2009)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文章认为气候温暖湿润,成为马家窑文化一枝独秀的前提;居民经济生活的多样性决定了彩陶器形的多样性;特殊的地貌形成特殊的群体心理,反映在陶器纹样上的绚丽多彩;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灾害的恐惧,简单和模糊的思维导致了宗教的产生。
关键词:马家窑文化 气候条件 地貌特征 生产方式 
影响西夏兴衰的地理环境因素被引量:2
《陇东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98-103,共6页冯会会 张多勇 苗红 张敏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丝绸之路陇山以东走向考察研究"(09YJA770025);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9)"陇山以东汉代城镇布局及历史变迁研究";甘肃省高等学校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泾河中上游汉代城址及其变迁研究"(0810-05);陇东学院预研项目"丝绸之路陇山以东段考察研究"(XYSHK0903);庆阳市社科重点课题研究扶持项目(2010)
西夏因地处西北内陆,其大陆性气候显著,地表多荒漠。西夏经济以畜牧业为主,农业比重不大,基础较为薄弱,与中原王朝互通有无发展周边贸易成为西夏发展的重要途径。西夏时期气候寒冷、干燥,人们砍伐森林,开垦土地,境内植被有所破坏。过度...
关键词:西夏 兴衰 地理环境 
论古代陇右多“板屋”的现象被引量:1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42-43,46,共3页王仲宪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09YJA770025)"丝绸之路陇山以东走向考察研究";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9)"陇山以东汉代城镇布局及历史变迁研究";甘肃省高等学校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0810-05)"泾河中上游汉代城址及其变迁研究"
通过陇右的多民族文化、黄土和植被特征等方面论证了多种古文献记载的:"陇右,民以板为屋室"的原因。
关键词:陇右 板屋 黄土特征 植被 民族文化 
民间易学的“汉易”印记
《陇东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67-71,共5页张多勇 
甘肃省高等学校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泾河中上游汉代城址及其变迁研究"(0810-05);陇东学院科技预研项目"丝绸之路"陇山以东段考察研究(XYSHK0903)
通过对古今《周易》的对比研究,考察了民间易学的占卜方法("八宫卦说"、"世应说"、"纳甲说"、"安神说");民间易学的渊源(汉代的象数之学);民间易学的功用(失去了儒家经学的教化作用,完全成为卜筮的工具);民间易学的现状(今天将面临失传)。
关键词:民间易学 占卜方法 “汉易”印记 现状 
庆阳北石窟寺的研究现状与尚未解决的问题被引量:10
《敦煌学辑刊》2009年第3期66-76,共11页崔惠萍 张多勇 张亚萍 
甘肃省高等学校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泾河中上游汉代城址及其变迁研究"(0810-05);陇东学院预研项目"丝绸之路陇山以东段考察研究"(XYSHK0903);甘肃省教育厅社科项目(049-02);陇学院社科项目"庆阳石刻研究"(xysk0411)
北石窟寺,是陇东地区北魏创建的规模最大的一座佛教石窟寺院。七佛和弥勒菩萨像的主像组合、头大身短的造像布局、古朴雄健的造像风格是北石窟的特色。自1959年以来,不少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旨在归纳北石窟寺目前的研究...
关键词:北石窟 研究现状 综述 尚待解决的问题 
陕甘宁蒙毗邻地区石窟寺的特点及地理环境探析被引量:10
《陇东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69-77,共9页张多勇 
甘肃省高等学校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泾河中上游汉代城址及其变迁研究"(0810-05)
陕、甘、宁、蒙毗邻地区石窟寺众多,大多数石窟窟形较小,造像数量多,题材较为复杂。由于地处四省区的交界地带,长期以来未进行综合研究,本文通过对这一地区石窟寺资料的梳理研究,并分析其共性、分布特点,提出"鄂尔多斯模式"的概念,并对...
关键词:石窟寺 特点 鄂尔多斯模式 原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