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XZS014)

作品数:14被引量:3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高强王岁孝侯辉赵世博赵建昌更多>>
相关机构:宝鸡文理学院西安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华文化论坛》《飞天》《农业考古》更多>>
相关主题:炎黄文化社火中华民族凝聚力民俗重农思想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农业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抗日战争时期炎黄文化的勃兴被引量:6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140-151,195,共12页高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炎黄文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09XZS014)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都尊奉炎黄二帝为民族始祖,都以"炎黄子孙"自居,同祭黄帝陵,炎黄文化成为促进两党再度合作的催化剂。学者们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即著书立说和讲课演讲来鼓舞和团结全国民众进行抗战,炎黄文化成为他们手中的特殊武器。...
关键词:抗日战争 炎黄文化 中华民族凝聚力 
炎黄文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论纲被引量:1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137-147,共11页高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09XZS014)
在春秋战国时期、西汉初期、辛亥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先后出现了五次尊崇黄帝的高潮。第一次和第二次高潮处在中华民族的滥觞与形成期,第三次和第四次高潮处于中华民族的危机和觉醒期,第五次高潮处于中华民族的复兴...
关键词:炎黄文化 中华民族凝聚力 认同 
嫘祖与先蚕被引量:1
《农业考古》2017年第3期180-182,共3页高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炎黄文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项目编号:09XZS014)
先蚕是最先教人们种桑养蚕织丝的神,又称先蚕神。嫘祖是黄帝之妻,传为蚕桑业的开创者,也是先蚕神的代表。考古发现最早的蚕茧和蚕丝织物是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黄帝时代,证明黄帝"垂衣裳"和嫘祖"养蚕为丝"的传说不是空穴来风。蚕桑文化是...
关键词:嫘祖 先蚕 黄帝 蚕桑文化 
基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炎黄文化感知调查研究被引量:1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69-74,共6页高强 赵建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炎黄文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09XZS014)
不同社会亚文化特征的被调查对象对炎黄文化的感知存在着差异,这在不同民族的被调查对象身上也有所反映。然而,不同社会亚文化特征的被调查对象对炎黄文化感知的差异并不十分显著。91.5%的被调查对象认为炎黄二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94.8...
关键词:炎黄文化 中华民族 凝聚力 文化认同 
《吕氏春秋》中的农业管理思想初探被引量:2
《农业考古》2015年第1期114-117,共4页侯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炎黄文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项目编号:09XZS014);陕西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炎黄文化与周秦文化关系研究"(项目编号:09JZ021)
《吕氏春秋》中包含着丰富的农业管理思想,认为农业管理必须遵循四时运行的规律,必须加强对农时、农民、土地和生产技术的管理,才能充分利用天时和地利,并使人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从而夺取农业的丰收。《吕氏春秋》中的农业管理思想...
关键词:《吕氏春秋》 农业管理思想 初探 
孟子仁政学说中的重农思想初探被引量:1
《农业考古》2014年第4期122-125,共4页侯辉 赵世博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炎黄文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项目编号:09XZS014);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思孟学派与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3C071);陕西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炎黄文化与周秦文化关系研究"(项目编号:09JZ021)
孟子从"仁政"的目标出发,深刻认识到了粮食生产的重要性,没有粮食人不能生存,民以食为天,因此,孟子认为要实行仁政,就必须发展农业生产,在讲述其"仁政"学说的同时,也论述了其"重农"思想:主要有规划民之产业实行"井田制",征收轻税以富民...
关键词:孟子 仁政学说 重农思想 初探 
秦人对汉民族形成的贡献被引量:1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40-45,共6页高强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炎黄文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项目号:09XZS014)
秦人起源于山东,崛起于陕甘,主要由老秦人、商奄之民、西戎之人、周余民构成。秦人先是统一了西部地区,壮大了华夏族群队伍;然后统一了中国,壮大了汉民族队伍。秦人沟通东夷与西戎,交融华夏各族,促进各族群之间的融合,最后自己也完全融...
关键词:秦人 东夷 西戎 商奄之民 周余民 汉民族 
《荀子》重农思想探析被引量:3
《农业考古》2013年第1期109-112,共4页侯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炎黄文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09XZS014);陕西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炎黄文化与周秦文化关系研究"(09JZ021)
《荀子》一书,被视为先秦儒家思想的代表作之一,全书内容丰富多彩,且多精辟独到见解。《荀子》对农业予以高度重视,特别强调农业在富国裕民和发展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它还提出了以人为本大力发展农业,限制工商业,遵循自然规律,国家要...
关键词:《荀子》 重农思想 探析 
炎黄文化的界定与价值被引量:1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37-40,共4页高强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项目批准号:09XZS014)"炎黄文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陕西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炎黄文化与周秦文化关系研究"(09JZ021)
"狭义的炎黄文化"指的是炎黄时代的文化;"广义的炎黄文化"指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义的炎黄文化"指的是炎黄二族在炎黄时代创造的文化以及后世对其传承、阐释和重构的文化。"狭义的炎黄文化"是炎黄文化的基础和根源,"中义的炎黄文化"是...
关键词:炎帝 黄帝 炎黄文化 中华民族 
伦理学视野下的凤阁岭黑社火被引量:2
《飞天》2010年第12期92-95,共4页王岁孝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炎黄文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09XZS014)阶段性成果之一;宝鸡文理学院科研专项项目“伦理学视野下的西府社火民俗研究”(ZQ082)阶段性成果之一;宝鸡文理学院科研专项项目“关陇社火民俗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BY06)阶段性成果之一
中国传统文化也称为伦理型文化,她关注着天、地、人之间的和谐,特别是人与人之间伦理道德规范的建立及宣化。社火民俗,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蕴含着相当丰富和重要的伦理文化因素,是社会文化娱乐与社会教育结合的主要形式。
关键词:社火 中国传统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伦理学 人与人 民俗 文化因素 伦理道德规范 民间文化 主要形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