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1-SW-01-08)

作品数:16被引量:315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宋金明李学刚袁华茂吕晓霞李宁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海洋科学集刊》《应用生态学报》《地质学报》《海洋环境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沉积物生物地球化学海洋沉积物南黄海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海洋表层沉积物中的无机氮在扰动情况下的行为特征被引量: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年第6期739-745,共7页王丕波 宋金明 郭占勇 李鹏程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1-SW-01-08)资助
模拟了海洋表层沉积物再悬浮对海水中NH4+-N、NO3--N浓度的贡献.通过实验,观察到海水中NH4+-N的浓度与沉积物和海水的混合比例成负相关.在不同振荡速率的试验中,60r/min振荡速率下的NH4+-N浓度逐渐降低到三种速率中的最低,120r/min振荡...
关键词:沉积物 氨态氮 硝酸态氮 再悬浮 
海洋表层沉积物再悬浮的诱因及其对生源要素循环的影响被引量:10
《海洋科学》2005年第10期77-80,共4页王丕波 宋金明 郭占勇 李鹏程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1-SW-01-08)
关键词:海洋表层沉积物 诱导因素 生源要素循环 颗粒物质 沉积物再悬浮 
模拟扰动情况下海洋表层沉积物中P的行为被引量:2
《海洋环境科学》2005年第4期37-40,共4页王丕波 宋金明 郭占勇 李鹏程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1-SW-01-08)
2004年1月,采集汇泉湾低潮滩沉积物和水样,模拟沉积物和上层水体之间的P交换。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在静止条件下溶解态有机磷(DOP)和溶解态无机磷(DIP)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在较低的震荡速率(60次/min)下,DOP和DIP表现出和静止情况下类似...
关键词:P 再悬浮 释放 吸收 
北黄海沉积物中氮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早期成岩作用被引量:18
《地质学报》2005年第1期114-123,共10页吕晓霞 宋金明 李学刚 袁华茂 詹天荣 李宁 高学鲁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编号 4992 5 614 ) ;中国科学院创新重大项目 (编号 KZCX1-SW-0 1-0 8)资助成果
本文首次报道对北黄海沉积物中氮的形态及其早期成岩作用的研究成果。结果表明 ,北黄海沉积物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细粒度组分 ,其结构和性质直接影响着沉积物中化学元素的形态、含量与分布 ,使自然粒度沉积物中各形态氮的垂向分布与细粒度...
关键词:沉积物 早期成岩作用 黄海 地球化学特征 沉积速率 通量 埋藏 组分 粒度 形态 
海洋沉积物中碳的来源、迁移和转化被引量:16
《海洋科学集刊》2004年第1期106-117,共12页李学刚 宋金明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1-SW-01-08)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No.49925614)资助
人类活动每年向大气排放的CO2约为65亿t,其中留在大气中的约占50%,大洋吸收约16亿-20亿t,陆地生态系统大约吸收0.7亿-1.4亿t(Bates,2001;Battlle et al.,2000),还有大约13亿t找不到去处,称为大气CO2丢失项,而陆架边缘海有可能是这丢失...
关键词:海洋沉积物 沉积物通量 无机碳 有机碳含量 碳循环 初级生产力 真光层 陆源物质 表层沉积物 早期成岩作用 
黄河口外沉积物氧化还原环境的表征被引量:5
《海洋通报》2004年第4期25-31,共7页李学刚 宋金明 吕晓霞 袁华茂 詹天荣 李宁 
中国科学院创新重大项目(KZCX1-SW-01-08);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49925614)
为了评价黄河口外石油开发区沉积物的氧化还原特征,本文根据2002年9月航次所取得的黄河口外41个柱状沉积物样品,研究了该区沉积物氧化还原特征参数Fe3+,Fe2+ Fe3+/Fe2+及Eh,Es和有机碳、氧化还原度(ROD)等的分布特征,以及这些参数之间...
关键词:氧化还原环境 近海石油开发区 黄河口外沉积物 
渤海沉积物中氮的形态及其在循环中的作用被引量:141
《地球化学》2003年第1期48-54,共7页马红波 宋金明 吕晓霞 袁华茂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49925614);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1-SW-01-08)
利用分级浸取分离法首次将自然粒度下渤海表层沉积物中的氮分为可转化态氮和非转化态氮,并将可转化态氮区分为四种形态:离子交换态氮(IEF-N)、碳酸盐结合态氮(CF-N)、铁锰氧化态氮(IMOF-N)及有机态和硫化物结合态氮(OSF-N),并对其分布...
关键词:渤海 海洋沉积物  生物地球化学 分级浸取分离法 形态 分布特征 
新的痕量同位素示踪剂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5
《海洋科学进展》2002年第3期90-95,共6页宋金明 李凤业 李学刚 李宁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近海沉积物-海水界面化学过程与生源物质循环(49925614);中国科学院创新重大项目--近海碳循环过程研究(KZCX1-SW-01-08)资助项目
最近,用高精度多通道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某些过渡金属,如Mo,Fe,Cu,Zn等同位素的组成,表明它们可作为全球变化研究中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示踪剂。现有的研究文献表明,Mo的同位素可用于古氧化还原环境研究,初步结果显示,海水中δ97...
关键词:同位素示踪剂 过渡金属 全球变化 生物地球化学 气候变化 钼同位素 
中国海洋碳循环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的主要进展(1998-2002)被引量:19
《海洋科学进展》2002年第3期110-118,共9页孙云明 宋金明 
中国科学院创新重大项目--近海碳循环过程研究(KZCX1-SW-01-08);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近海沉积物-海水界面化学过程与生源物质循环(49925614)资助项目
阐述了1998-2002年期间中国海洋碳循环及其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的3个主要进展部分:(1)海-气二氧化碳通量过程;(2)海水中碳及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3)入海河流流域土壤和沉积物在海洋碳循环中的作用。海洋与陆地容纳了近一半人类排放的...
关键词:海洋 中国 碳循环 生物地球化学 二氧化碳 土壤 沉积物 
渤海南部海域柱状沉积物中氮的形态与有机碳的分解被引量:31
《海洋学报》2002年第5期64-70,共7页马红波 宋金明 吕晓霞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4992 5 6 14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资助项目 (KZCX1-SW - 0 1- 0 8)
海洋沉积物中氮形态的研究是研究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前提 ,柱状沉积物中氮的形态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早期成岩作用的进程及结果 .利用分级浸取分离方法首次对渤海南部海域自然粒度下 5个柱状沉积物样品进行了分析 ,依据是否...
关键词: 形态 有机碳 分解 柱状沉积物 渤海 海洋沉积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