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1-QN-261)

作品数:3被引量:6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海媚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董解元西厢记》词语词义一脉相承《朱子语类》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教”的读音演变及其与“叫”的历时更替被引量:2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78-84,共7页张海媚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1-QN-261);河南理工大学博士基金资助项目(B2011-091)
在表"使令"义上,唐代以前,主要以"使"、"令"为主;宋金时期,"教(交)"取代"使"和"令"成为当时口语中表"使令"义的主导词;而大约在明末清初,"教"在与"叫"的竞争中失去优势,被淘汰出局,"叫"成为至今表"使令"义的主导词。"教"本读去声,表"使...
关键词:   “使令” 
从《刘知远诸宫调》和《董解元西厢记》中几则词义的时代性看曲文语言的一脉相承性被引量:2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47-51,共5页张海媚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1-QN-261);河南理工大学博士基金资助项目(B2011-091)
从音乐体制、结构等方面来证明变文、南戏、诸宫调、元杂剧等存在继承关系的大有人在,但从词汇运用的角度来考证的实属罕见,文章通过考察几则词义的时代性来论证曲文语言运用的一脉相承性。
关键词:《刘知远诸宫调 》《西厢记诸宫调 》词义 时代性 曲文语言 
两种诸宫调和《朱子语类》词语的地域差别比较研究被引量:2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33-37,共5页张海媚 
河南理工大学博士基金资助项目(B2011-091);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11-QN-261)
诸宫调反映了12和13世纪的金代口语,带有北方方言色彩;《朱子语类》反映了12和13世纪的南宋口语,带有南方方言色彩。二者同时异域,通过比较,发现诸宫调语言较《朱子语类》通俗,这一方面取决于二者不同的文体;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南宋和金...
关键词:《刘知远诸宫调》 《董解元西厢记》 《朱子语类》 用词差异 口语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