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解元西厢记》

作品数:15被引量:8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海媚于桂梅廖丹袁卫华龚节之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理工大学天水师范学院山东大学第三军医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天水师范学院学报》《大众文艺(学术版)》《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董解元西厢记》的语言时代补证被引量:1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65-71,共7页张海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6CYY035);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2017-ZZJH-186)
关于《董解元西厢记》语言的时代,一直争议颇多,如"金代说""非金代说"等。已有成果多是从历史文化、典章制度等角度来考察的,然而从词汇角度来看,《董解元西厢记》以用宋金新词为主,金以后的语言成分微乎其微,相对来说,后人改动的比例较...
关键词:董解元西厢记 刘知远诸宫调 语言时代 判定词 
《董解元西厢记》版本的流变
《文献》2017年第1期82-90,共9页夏心言 
《董解元西厢记》现存的九种明清版本,皆为明代嘉靖年间张羽整理本的衍生。直接来自张羽整理本的刻本,目前有"风逸人本"和"适适子本"两种,前者应为嘉靖年间刊刻,极有可能是张羽的原刻本;后者应为万历年间刊刻,根据八卷的分卷形式,其刊...
关键词:《董解元西厢记》版本 诸宫调 张羽 
《董解元西厢记》中的第三人称代词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97-99,共3页于桂梅 
《董解元西厢记》中的第三人称代词出现频率高低悬殊。其中"他"出现频率最高,成为《董西厢》中第三人称的主要形式,主要做主语、宾语和定语。"他"主要用于单数。除了指人外,"他"还可以指人以外别的事物,还可以表虚指。但此时的"他"还没...
关键词:《董解元西厢记》 第三人称代词 计量研究 
金代两种诸宫调释词四则被引量:2
《长江学术》2013年第4期100-103,共4页张海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3YJC740134);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2CYY022)
解释疑难词语是近代汉语研究的一项基础工作,在两种诸宫调的词语考释方面,前贤时彦已做了不少研究工作,但仍有一些释义未详或欠完备的词语,如"坎""麻糖""冒扫""皱搜",文中对这四个词的解释提出自己的一孔之见,以求教于方家。
关键词:《刘知远诸宫调》 《董解元西厢记》 词语考释 近代汉语 
简述《董解元西厢记》各构词法之间的不平衡性
《北方文学(下)》2012年第10期113-114,共2页田莲青 
金朝保留最完整的戏曲作品《董解元诸宫调》对研究汉语词汇复音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书中出现的复音词结构复杂,形式多样并且各种类型呈现不平衡性。本文从语法构词、语音构词两个大的方面描述其构词的不平衡性。在语法构词内...
关键词:语法构词 语音构词 语序构词 不平衡性 
从《刘知远诸宫调》和《董解元西厢记》中几则词义的时代性看曲文语言的一脉相承性被引量:2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47-51,共5页张海媚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1-QN-261);河南理工大学博士基金资助项目(B2011-091)
从音乐体制、结构等方面来证明变文、南戏、诸宫调、元杂剧等存在继承关系的大有人在,但从词汇运用的角度来考证的实属罕见,文章通过考察几则词义的时代性来论证曲文语言运用的一脉相承性。
关键词:《刘知远诸宫调 》《西厢记诸宫调 》词义 时代性 曲文语言 
《董解元西厢记》中的动态助词
《理论月刊》2011年第8期125-127,156,共4页袁卫华 
《董解元西厢记》口语化程度较高,是近代汉语研究的重要语料。该书动态助词成员较多,经考察得知有"却"、"了"、"着"、"过"、"将"、"取"、"得"、"破"、"当"等9个,其中"了"、"着"的使用频率最高。动态助词是近代汉语中新产生的一个助词小...
关键词:董解元西厢记 近代汉语 动态助词 
两种诸宫调和《朱子语类》词语的地域差别比较研究被引量:2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33-37,共5页张海媚 
河南理工大学博士基金资助项目(B2011-091);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11-QN-261)
诸宫调反映了12和13世纪的金代口语,带有北方方言色彩;《朱子语类》反映了12和13世纪的南宋口语,带有南方方言色彩。二者同时异域,通过比较,发现诸宫调语言较《朱子语类》通俗,这一方面取决于二者不同的文体;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南宋和金...
关键词:《刘知远诸宫调》 《董解元西厢记》 《朱子语类》 用词差异 口语性 
《董解元西厢记》中的第二人称代词用例分析被引量:1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104-106,共3页于桂梅 
《董解元西厢记》中的第二人称代词出现频率高低悬殊。其中"你"出现频率最高,主要做主语、宾语和定语。"尔"和"汝"在《董解元西厢记》中用例较少。"汝"的用法和"你"在语法上并无差异,可以表单数,也可以表复数。"您"单用时,可以表示第二...
关键词:《董解元西厢记》 第二人称代词 计量研究 
《董解元西厢记》语气助词初探
《长江学术》2011年第2期171-175,共5页袁卫华 
《董解元西厢记》口语化程度较高,是近代汉语研究的重要语料。该书语气助词比较丰富,有"呵、咳、唦、嗏、、咱、则个、子个、、在、么、那、也"等13个,除了"也"是从先秦传承下来的,其它大多是近代汉语新兴的语气助词。它们体现了近代汉...
关键词:《董解元西厢记》 近代汉语 语气助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