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宫调

作品数:389被引量:468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龙建国朱鸿于新洁赵义山谢桃坊更多>>
相关机构:江西财经大学山西师范大学河南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武侠与武功
《读书》2024年第7期31-31,共1页李零 
明代四大奇书,无一写文人圈内事。闲斋老人为《儒林外史》作序,对四大奇书颇有微词,至诋《水浒传》《金瓶梅》为“诲淫诲盗”。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话儿不提朴刀杆棒,长枪大马。”文人谈情说爱,老乡没兴趣,宁看舞枪弄棒。儿时,有...
关键词:《西厢记诸宫调》 《儒林外史》 四大奇书 董解元 《金瓶梅》 《水浒传》 武侠 
说唱文学《西厢记诸宫调》的跨文化英译研究
《外文研究》2024年第2期82-91,109,共11页陈瑞玲 刘立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西厢记》复译比较的典籍英译多模态话语研究”(20BYY036)。
《西厢记诸宫调》原是供诸宫调艺人演出用的“话本”,在故事题材、音乐体制和艺术风格上对中国传统戏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以在海外成功传播的陈荔荔英译本为例,探析译者在曲牌名、曲文和说白方面采用的翻译策略及译者的翻译理...
关键词:西厢记诸宫调 陈荔荔 说唱文学 英译 
巴风蜀韵图景壮丽 艺苑曲坛佳音频传——四川五大“中国曲艺之乡”蝶变之路
《现代艺术》2024年第2期102-102,共1页
“说与唱的岁月画轴,悲与喜的舞台情怀。”曲艺作为说唱艺术历史悠久。东汉时期(公元25年-220年)说唱艺术已日臻成熟并广泛流传于民间;唐代流行俗讲、大曲和民间曲调;宋代的鼓子词、诸宫调、唱赚等演唱形式日益昌盛……在中华人民共和...
关键词:电视表演 演唱形式 民间曲调 说唱艺术 说与唱 鼓子词 诸宫调 曲艺 
趣闻轶事话《西厢》
《文史天地》2024年第2期67-70,共4页陶易 
《西厢》,又叫《西厢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喜剧之一,自它诞生至今,700多年来盛传不衰,可谓家喻户晓。说起“西厢故事”的源流,它始于唐代元的传奇《莺莺传》,中经金代董解元的说唱文学《西厢记诸宫调》,最后到王实甫的元杂剧《西厢记》...
关键词:《西厢记》 《西厢记诸宫调》 《莺莺传》 王实甫 董解元 说唱文学 趣闻轶事 元杂剧 
戏曲音乐研究的新探索——傅利民教授及其团队的曲牌研究
《音乐生活》2024年第1期13-16,共4页陈文革 李璐瑶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黄河流域音乐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研究》(21ZD18);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隋唐燕乐的创新性转换与创造性发展》(2022BYS010)的阶段性成果。
传统曲牌作为一个复杂的戏曲音乐事项,涉及音乐文化的诸多方面。对曲牌音乐的研究自宋始,历代均有相关论著,至近代吴梅首倡“曲学”,吴梅《中国戏曲概论》[1](1926)将唐宋至明清时期的诸宫调、散曲、戏曲等作为研究对象,宏观阐述中国曲...
关键词:曲学 中国戏曲 顾曲 诸宫调 曲牌音乐 戏曲音乐 吴梅 文本研究 
论金元时期北曲套曲之内涵——兼及“尾”在其生成中的意义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3年第6期24-28,I0004,共6页王梦萱 
金元时期北方的散曲与杂剧总称北曲,在元代达到鼎盛期。至晚在金元初期散曲套数已然存活于民间阶段的具体实践中,就剧曲套数而言,元人虽注意到它与散套的差异,但更多是以文体作为二者区分的依据。“尾”从作为附加段落出现到成为具有独...
关键词:金元北曲 套曲 诸宫调 唱赚  
“清风明月,筝韵禅心”——杨秀明潮州筝乐艺术之研究(下)
《乐器》2023年第9期92-95,共4页张润琴 
(二)潮州筝乐“诸宫调”之辨析潮州筝乐“诸宫调”是杨秀明先生首次提出的潮州筝乐用调概念,主要指“以一曲不同宫调之套曲或者多曲不同宫调之组曲,实际上一曲多调,或者多曲多调之组曲”8的用调形式。《粉红莲(诸宫调)》作为潮州筝乐“...
关键词:诸宫调 粉红莲 宋金元时期 多曲 实践成果 命名 
论西厢故事演变中的女性意识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88-96,共9页张露露 徐梅 
西厢故事的演变,呈现出女性意识的继承与发展,主要表现为女性对自由婚恋的意识从矛盾感知发展至初步觉醒。其中,最为鲜明的表现特征是,崔莺莺的爱情态度由被动追求转向主动争取,在红娘女性意识的作用下,爱情结局由悲剧转为喜剧。女性意...
关键词:《莺莺传》 《西厢记诸宫调》 《西厢记》 西厢故事 女性觉醒 
从丝绸之路走来的皮鞋——南戏曲牌【赵皮鞋】源流考
《中华戏曲》2022年第2期145-163,共19页张真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等研究专项项目“日本丝路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9VJX104);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浙江戏曲在日本的传播研究”(项目编号:18WH30041ZD-42)。
“赵皮鞋”作为曲牌,最早出现在南戏《张协状元》中。据统计,“《张协状元》共有168支曲调(原注:【前腔】【尾声】不计),其中与唐代曲子、唐宋教坊曲、唐宋大曲、宋代唱赚、宋金诸宫调、宋词以及宋杂剧所用的曲调名相同者有125曲”①,...
关键词:《张协状元》 教坊曲 唱赚 诸宫调 宋杂剧 丝绸之路 南戏 宋词 
南戏起源新论
《艺术探索》2022年第5期99-108,共10页孙红瑀 
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明清梆子腔流变研究”(18CZW020);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西文化交融下的古剧生成研究”(21FZB021);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海内外藏晚清民国秦腔剧目叙录”(20YJCZH238)。
南戏约形成于南宋光宗朝(1189—1194年)。就其组曲形式而言,南戏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诸宫调,但与其不同之处在于继承了宋杂剧的表演功能,能够分脚色演出。南戏的形成与宋室南渡有密切关系,它是在传统诸宫调、宋杂剧基础上,结合温州当地...
关键词:南戏 戏文 杂剧 诸宫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