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YJC770056)

作品数:9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吴昱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学术研究》《广东社会科学》《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清末邮政晚清抵制反响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新知先行:清末新式邮政制度的知识背景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108-115,共8页吴昱 
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3YJC770056)
清末的制度转型,往往以新式知识的引入与认识作为先行。发轫于英国的近代新式邮政制度,伴随着中外贸易的深入与个别商埠邮政机构的建立,其服务体系、递运方法及裕国功能,逐渐通过报刊舆论及游外官绅的介绍进入中国。尽管由于守旧官员的...
关键词:清末 新式邮政 知识背景 制度转型 
“置邮传命”与政治运转:清代“邮政”的传统内涵被引量:2
《广东社会科学》2014年第4期124-131,共8页吴昱 
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资助项目"从‘置邮传命’到‘裕国便民’--晚清邮驿邮政制度转型与交通体系的形成"(项目号13YJC770056)的阶段性成果
"邮政"一词,其涵义在清末制度转型过程中有着明显的转化过程。清代的"邮政",主要以"置邮传命"为宗旨,在朝廷的政治生活中担任传书递命以及作为维系朝政运转、训谕直省督抚及肃清州县吏治的政举。其重心,不在邮递之具体运转,而在于驿传...
关键词:置邮传命 政治运转 清代“邮政” 传统内涵 
直省先行:清末“裁驿”的态度、举动及反响被引量:2
《学术研究》2014年第7期113-120,共8页吴昱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资助(13YJC770056);广东省教育厅“育苗工程”项目资助(wym11020)的阶段性成果
在清末的制度转型中,明显呈现出中央政制设计与直省新政施行之间不同步的现象。中央政制需要平衡部院、人事的利益冲突,而直省州县则更加强调新政改革的现实作用,在中央部院因故未能推动政制改革时,直省督抚常从本省利益出发而推动相关...
关键词:清末 直省裁驿 新政 反响 
新制与抵制:晚清邮政转型中的大清邮政与民信局被引量:3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72-79,共8页吴昱 
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3YJC770056);广东省教育厅"育苗工程"项目(项目编号:wym11020)
1896年大清邮政建立之后,面对分立的邮递体制及机构,采取了避难趋易的发展策略,希望使用兼并的手段,将过往以商业手段经营的民间递信业务收归国有。民信局则通过上禀省宪大员及联合客邮等手段,与大清邮政进行周旋,期间以三次资费调整最...
关键词:清末 制度转型 大清邮政 民信局 
史论结合 紧扣时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再探讨被引量:1
《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第15期76-77,共2页吴昱 
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资助(13YJC770056);广东省教育厅"育苗工程"项目资助(wym11020)
《概论》课程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的重要科目,它有丰富的理论内涵,涉及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相关史实,又与今日中国社会的改革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如何上好这门课程,直接关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培养,...
关键词:《概论》 理论史实 思想政治教育 
大清邮政网络的展开与业务的拓展——基于《大清邮政事务通报总论》的研究被引量:1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55-63,68,共10页吴昱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资助项目:从"置邮传命"到"裕国便民"--晚清邮驿邮政制度转型与交通体系的形成(13YJC770056);广东省教育厅"育苗工程"资助项目:晚清的交通体系与政治信息传播研究(WYM11020)
自1896年大清邮政成立以来,清朝传统官民两分的递信体制逐步被打破,新体制的建立完善,带来了新式邮政网络的开创与拓展。在海关的努力经营下,新式邮政经历了一个从分立的口岸城市到形成网络的内陆递运体系的过程,在网络完善的同时建立...
关键词:口岸 内地 大清邮政 递运网络 
外籍身份与制度转型:以海关邮政兼并工部书信馆为例被引量:2
《兰州学刊》2014年第2期52-59,共8页吴昱 
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3YJC770056);广东省教育厅"育苗工程"项目资助(项目编号P:wym11020)
在晚清新式邮政的建立及邮政制度转型的过程中,把持海关大权的外籍官员起了较为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引入西方新式邮政的知识,模仿建立新型的邮件收递制度,并尝试通过兼并内陆已有的商埠邮政,以扩大制度基础而催促新制的成熟。在此过程...
关键词:晚清 外籍身份 制度转型 海关 工部书信馆 
新约新制下的邮件递送及制度回应被引量:1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1-5,共5页吴昱 
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资助(13YJC770056);广东省教育厅"育苗工程"项目资助(wym11020)
在1858年及1860年签订的《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明确规定了清廷须履行代递各国信件的职责,然而此项功能与传统的邮驿体制互有冲突,不仅引发固有体制内部的抵抗,亦促使清廷建立新的递信体制应付新职,由此逐步开启中国近代新式邮政...
关键词:《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邮件传递 新式邮政 
权衡与平衡:清末驿弊与改革方案的选择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78-85,共8页吴昱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3YJC770056);广东省教育厅"育苗工程"项目(wym11020)
晚清戊戌至庚子年间,正值清廷政局动荡、人心思变之际,肩负朝廷文书往来职责的驿递系统积弊甚重,而裕国便民的新式邮政体系统合官民邮递职能的呼声日高。朝野之间,关于裁驿置邮的议论及方案亦各有不同,其中不仅是邮递功能或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晚清 驿递改革 新式邮政 制度转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