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C770030)

作品数:6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侯艳兴张济顺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妇女研究论丛》《兰州学刊》《甘肃社会科学》《江苏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民国时期自杀知识分子舆论媒体炒作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哈哈镜中的社会相:民国时期的自杀漫画研究
《中国美术研究》2019年第2期77-85,共9页侯艳兴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民国时期自杀问题与社会反应研究”(10YJC770030)的阶段性成果
民国时期的报刊媒体产生了大量的自杀漫画。通过汉堡学派的图像分析方法,这些自杀漫画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解读。在自然意义上,自杀漫画的基本特征从创作风格到象征主义再到空间叙事,呈现自身特点;在社会意义上,自杀漫画从多方面通过自...
关键词:民国时期 自杀漫画 图像 
自我认同、媒体炒作与知识分子的舆论建构——1934年龚尹霞女士自杀的意义解析被引量:3
《妇女研究论丛》2016年第4期53-61,共9页侯艳兴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民国时期自杀问题与社会反应研究"(项目编号:10YJC770030)的阶段性成果
1934年,龚尹霞及其二子一女服毒身亡。这是一件集体自杀的悲剧。对于此事件,不同的主体进行了不同的意义建构。龚尹霞自杀前留下的遗书,突出爱之地位,认为其自杀是夫妻爱情的最高表现;媒体着重突出的是龚尹霞自杀的新闻价值,包括其家庭...
关键词:龚尹霞 自杀 意义建构 知识分子 舆论 媒体 
民国时期自杀问题的形成与演变被引量:1
《兰州学刊》2016年第4期58-64,共7页侯艳兴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民国时期自杀问题与社会反应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0YJC770030)
民国时期的"自杀"并非天然而本质地是个问题,不证自明。其作为社会问题的一种,是由不同主体参与、介入,相互作用、共同建构的过程。重要的主体包括个人、媒体、知识分子和政府。个人自杀反映了民国时期政治失控、经济失序、社会失范以...
关键词:自杀问题 民国时期 媒体 知识分子 政府 
民国时期自杀干预与救助机制的历史考察
《甘肃社会科学》2015年第1期134-139,共6页侯艳兴 张济顺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民国时期自杀问题与社会反应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0YJC770030)
民国时期,自杀问题非常严重。为了预防及处理这一问题,知识分子提出了自杀预防的意见和建议,社会组织对自杀者进行了救治和救济,地方政府开展了自杀统计和自杀干预。通过知识分子、社会组织与地方政府的努力,形成了三位一体的自杀干预...
关键词:自杀 舆论 干预 救助 
身体塑造,国族想象:民国时期的自杀论争被引量:2
《江苏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219-226,共8页侯艳兴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民国时期自杀问题与社会反应研究>(项目编号:10YJC770030)阶段性成果
民国时期,自杀问题引起了知识分子的广泛关注,形成了一个以自杀为主题的论述空间。在这个论述空间里,知识分子激发了自杀论争,产生了针锋相对的观点:自杀是懦弱表现还是勇敢体现,是个人权利还是逃避义务,是爱国举动还是误国行为。这些...
关键词:自杀 知识分子 身体 国族 
阶级、性别与身份:民国时期“太太”的文化建构被引量:2
《兰州学刊》2011年第3期178-182,196,共6页侯艳兴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民国时期自杀问题与社会反映研究"的阶段成果。(项目编号:10YJC770030)
民国时期的"太太"不仅是一种称呼,还是一个社会类别。其具有阶级、性别与身份的文化内涵:太太是上流社会男性妻子的专用称谓,这些男性包括达官贵人和新兴的资产阶级;尽管她们受过教育、具有现代性,但是因其缺乏独立人格和国民身份,受到...
关键词:太太 性别 阶级 身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