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945-1949)

作品数:24被引量:3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贺江枫张维缜刘大禹邵笑王安中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暨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近代史研究》《学习与探索》《暨南史学》《史林》更多>>
相关主题:战后国民党美军国民政府蒋介石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尊师”与“献金”:战后上海市教育局的“尊师”困境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140-151,共12页魏晓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战后上海摊贩问题研究(1945—1949)”(22FZSB057)。
抗战胜利后,国统区经济形势日趋严峻,上海作为全国经济中心情况尤为严重,物价指数与工资严重脱节,公教人员大受影响,引发市立中学教师怠教。以市校教师怠教事件为契机,上海市教育局发起成立尊师运动委员会,“尊师”运动开始发轫。运动...
关键词:战后 上海市教育局 尊师运动 尊师献金 
新中国成立前夕旅港左翼影剧界的集体批评——“七人影评”新论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89-99,共11页谢力哲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香港左翼文艺运动研究(1945—1949)”(项目编号:21CZW048)的阶段性成果。
“七人影评”是新中国成立前夕旅港左翼影剧界开展的集体批评活动,也是中国电影处于重大历史转型之际的一个典型事件。“七人”应被视为旅港影剧工作者群体的代称,其国片批评鲜明地反映了电影的“教育工具”论,新发现的“笔伐篇”则暴...
关键词:七人影评 旅港左翼影剧界 集体批评 新中国成立前夕 夏衍 
旅港左翼诗坛的政治讽刺诗歌(1946—1949)——以黄宁婴、沙鸥为代表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78-83,共6页谢力哲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香港左翼文艺运动研究”(1945—1949)的阶段性成果(21CZW048)。
1946年下半年全面内战爆发之后,左翼诗人纷纷南下香港,旅港左翼诗坛由此蓬勃兴起,政治讽刺诗成为创作重点。“《中国诗坛》同人”的旗帜人物黄宁婴和“《新诗歌》同人”的中坚力量沙鸥,并为旅港左翼诗歌工作者的主要代表,通过他们可以...
关键词:黄宁婴 沙鸥 政治讽刺诗 旅港左翼诗坛 香港地区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行政改革述论(1945—1949)
《民国档案》2022年第2期89-103,共15页刘大禹 王球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战后国民政府行政改革研究(1945—1949)”(17BZS014)的中期成果之一。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试图完成从训政到宪政的过渡,通过行政改革完成“建国”任务。各党派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达成改革共识,国民党六大及六届二中、三中全会成为改革的重要标志。行政改革由国民党权威人物蒋介石发动,采取从中央到省市的...
关键词:抗战胜利后 国民政府 行政改革 政治协商会议 
聂绀弩《谈严刻》发表前后
《新文学史料》2022年第1期168-173,共6页谢力哲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香港左翼文艺运动研究(1945—1949)”(项目批准号:21CZW048)阶段性成果。
聂绀弩旅居香港时(1948年3月—1949年6月),发表于中共在港创办的统一战线报纸《华商报》"茶亭"文艺副刊上的《谈严刻》(1949年3月6日)一文,不仅失收于作者当时出版的杂文集和此后刊行的选集,在武汉出版社2004年版的《聂绀弩全集》和旨...
关键词:武汉出版社 聂绀弩 文艺副刊 杂文集 《华商报》 佚文 
“转折”之际与“经典”之前:1946-1949年的《围城》批评及其文学史意义
《文艺理论研究》2022年第1期125-133,共9页谢力哲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香港左翼文艺运动研究(1945-1949)”[项目编号:21CZW048]的阶段性成果。
通过考察《围城》于新中国成立前夕受到“左中右”臧否的时代际遇,本文旨在揭示1946—1949年的《围城》批评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转折”时期及小说经典化历程上的独特文学史意义。以自由主义文学观为基调的中间派与右翼方面虽初步概括了...
关键词:《围城》 批评 1946—1949年 经典化 自由主义 
抗战时期晋察冀军工发展的地理因素分析
《军事历史》2020年第2期67-74,共8页刘焕峰 王东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华北解放区军工史研究(1945-1949)”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8BDJ066。
晋察冀军工地理布局与战争形势发展密切相关,在敌强我弱、敌攻我守的形势下,军工单位呈星点分布,且处于不断分散、转移的状态;战局稍缓、后方稍稳,军工部门又趋聚集、合并,以促生产配套,增加产量。军工地理布局又与晋察冀军工发展水平...
关键词:抗日战争 晋察冀根据地 军事工业 地理因素 
论魏德迈使华与战后国民政府改革被引量:1
《民国档案》2019年第4期115-125,共11页刘大禹 
刘大禹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战后国民政府行政改革研究(1945—1949)”(编号17BZS014)的成果之一
抗战胜利后不久,中国政局不断恶化,1947年国共内战处于胶着状态。为评估国民政府接受美援的政治环境,美国总统杜鲁门派特使魏德迈来华调查,国民政府对此充满期待。魏德迈调查后,对国民政府的政治现状给予了激烈批评并敦促改革。蒋介石...
关键词:魏德迈使华 国民政府 改革 美援 
中共领导上海工人运动的革命策略(1945—1949)被引量:2
《中共党史研究》2019年第8期77-91,共15页贺江枫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国共内战时期民众运动研究(1945—1949)”(15CZS040)的阶段性成果
1945年至1949年,中共在领导上海工人运动的过程中,不断根据具体情况调整革命策略,推动经济斗争蓬勃发展。对于工人,中共借用各种社会组织形式来发展工会,争取掌握工会领导权,努力使工人团结、组织起来。对于资本家,中共在处理劳资关系时...
关键词:上海工运 革命策略 第二条战线 工会 
1946年前后历史转折点上的东北文学——以《东北文学》的创作和争鸣为中心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130-139,共10页张丛皞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东北文学的思想源流与文化构成研究(1945-1949)"(16CZW046)阶段性成果
1945年8月东北光复后,创刊于长春的大型文学期刊《东北文学》展现了伪满作家告别旧我,创造新我,积极建设东北文坛的热情与愿望,以及在历史解放后自我救赎的种种努力。他们总结着"丰富的过往"和"有限的过去",沿袭着"东北意识"和"创作惯...
关键词:《东北文学》 伪满作家 文化转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