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YJC770016)

作品数:6被引量:1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侯鹏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科技学院上海师范大学苏州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社会科学》《历史档案》《中国农史》《中国经济史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村落清代编审明清时期明清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清代浙江顺庄法研究被引量:8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7年第4期113-131,共19页侯鹏 
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明清江南赋役改革与基层行政组织变迁研究"(批准号:13YJC77001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7批面上资助项目"清代江南乡村控制体系的结构与功能研究"(批准号:2015M571584)阶段性成果之一
伴随一条鞭法改革的完成,清代浙江州县的田赋催征模式从均田编审下按田轮役过渡到落甲催征,最终发展到顺庄法全面推行,其控制手段则从原有里甲户名与田土转变为人户现实居住的村落。这套以村落为基础的控制体系同时也是不同社会群体自...
关键词:清代 浙江 顺庄法 村落 
宋代差役改革与都保乡役体系的形成被引量:4
《社会科学》2015年第8期154-168,共15页侯鹏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明清江南赋役改革与基层行政组织变迁研究"(项目编号:13YJC77001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7批面上资助项目"清代江南乡村控制体系的结构与功能研究"(项目编号:2015M571584)的阶段性成果
宋代差役改革在组织上发生了州县役人由官雇向私募的转化,乡役人以都保为单位的地域组织因之遭到种种扭曲与变形。南宋经界与差役法的调整试图在清理土地关系的基础上更富弹性地容纳多种社会关系,使乡役组织能够在乡村社会自发而有序的...
关键词:差役 都保制 宋代 
经界与水利——宋元时期浙江都保体系的运行被引量:3
《中国农史》2015年第3期80-89,共10页侯鹏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明清江南赋役改革与基层行政组织变迁研究"(13YJC770016);中国博士后研究人员科学基金第57批面上资助项目(2015M571587)
宋元时期都保体系的形成关联到国家与社会多个层面的复杂互动。它不仅是行政权力向下控制的手段,同时还直接参与到乡村社会的自我整合与维系之中。在组织赋役输纳与维持地方水利共同体的过程中,其对地域疆界的把握发挥着区分、调节社会...
关键词:宋元 都保制 基层行政组织 
清末浙江厘金包认制的形成与演变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73-82,共10页侯鹏 
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明清江南赋役改革与基层行政组织变迁研究"(13YJC770016)
出于提高征收效率以应对口岸海关制度竞争的目的,清末浙江厘金征收制度逐渐向着包认制转变,商人同业组织开始承担起越来越多的征收职能。虽然在实际运行中,官商之间达成的包税协议因个人私利的过度营求而显得脆弱不堪,但它对此后营业税...
关键词:厘金 包认制 浙江 
明清时期浙江里甲体系的改造与重建被引量:5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4年第4期37-55,175,共19页侯鹏 
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明清江南赋役改革与基层行政组织变迁研究"(基金号13YJC770016);2012年度苏州科技学院科研基金项目(编号xkr201203)
明清时期,伴随一条鞭法改革的进程,浙江地区的里甲体系经历了一个以田土为中心的改造和重建过程。通过不定期的土地丈量,原有里甲组织编户的内涵为编田所取代,通过定期的"均田均役"编审,征收组织向着更具地缘化的方向发展。作为这多重...
关键词:里甲 明清 均田均役 编审 浙江 
明代地方财政的形成与扩张——以浙江“均平银”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1
《历史档案》2013年第3期59-71,共13页侯鹏 
2012年度苏州科技学院科研基金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kr201203;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明清江南赋役改革与基层行政组织变迁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3YJC770016
明中期以来,地方府县各类行政支出日渐膨胀。它们实现于役使里甲人户的过程之中,因事而立,时久成例,与私人的陋规索取全然混杂。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也开始将这类收支从费出于役的混沌状态中剥离出来,使之转变为具有正式的行政职能。在明...
关键词:明代 地方财政 浙江 均平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