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A820020)

作品数:7被引量:19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曹志勋傅郁林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当代法学》《中外法学》《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现代法学》更多>>
相关主题:诉讼司法职能审判人员检察权检察监督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民事地域管辖制度释疑——兼对《民诉法解释》规则的述评被引量:10
《法学家》2015年第6期75-87,175-176,共13页曹志勋 
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民事司法权优化配置研究"(10YJA82002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7批一等资助"民事诉讼标的理论研究"(2015M570359)的阶段性成果;中国国家留学基金资助
在我国现行程序法和实体法两套合同履行地规则中,应当优先适用程序性规则,慎重对待统一履行地规则,并且考虑在协议管辖中对消费者的保护是否足够。应诉管辖在立案实质审查制下有适用可能。法院在向被告送达文书后不应继续依职权审查一...
关键词:地域管辖 合同履行地 应诉管辖 管辖异议依职权移送 
以职能权责界定为基础的审判人员分类改革被引量:80
《现代法学》2015年第4期12-30,共19页傅郁林 
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民事司法权优化配置研究"(10YJA820020)
审判人员分类改革和法官员额制是在这一轮司法改革中争议最大、困难最多的一个堡垒。法官员额制应当是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的自然结果而不是其前提条件,如果颠倒了这个逻辑顺序,将触动利益的人事关系改革置于明晰各岗位权限责任之前,就...
关键词:审判人员分类改革 法官员额制 审判人员 司法职能 职业保障 
起诉中断诉讼时效规则的理论展开被引量:10
《当代法学》2014年第6期115-124,共10页曹志勋 
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民事司法权优化配置研究>(10YJA820020)的阶段性成果;中国国家留学基金资助
我国目前关于起诉中断诉讼时效的基本规则明确以提交诉状或者口头起诉之日为时间点,在理论上仍有若干值得解释和细化的内容。以德国、日本、英国和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法治国家,都在大致达到类似制度效果的同时,采取了各具特色的法律解释...
关键词:诉讼时效中断 提起诉讼 起诉 起诉要件 撤诉 
我国商事正式程序论纲
《民事程序法研究》2014年第1期202-217,共16页曹志勋 
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民事司法权优化配置研究”(课题批准号10YJA820020)的阶段性成果;中国国家留学基金资助
商事审判对应民事司法中最为正式的诉讼程序并体现司法分工的深化,我国有必要设计专门的商事程序规则。考虑到以英德为代表的国际趋势,法官诉讼指挥权与当事人的程序自我责任的结合、程序繁简安排中的比例原则以及替代纠纷解决机制的应...
关键词:商事正式程序 诉讼指挥 自我责任 比例原则 替代纠纷解决 
论普通程序中的答辩失权被引量:19
《中外法学》2014年第2期412-437,共26页曹志勋 
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民事司法权优化配置研究"(课题批准号10YJA820020)的阶段性成果;国家留学基金资助
为了督促被告积极答辩、提高诉讼效率并在民事诉讼中真正实现程序分类,我国应在民事诉讼普通程序中推行答辩失权制度。比较法上的答辩失权制度差异较大,其中德国模式适用详细的事中要件,审查能否在答辩期经过后答辩,英美模式则通过不应...
关键词:答辩失权 诉讼失权 程序分类 不应诉判决 举证时限 
我国民事检察权的权能与程序配置被引量:63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176-185,共10页傅郁林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0YJA820020)"民事司法权优化配置研究"
检察机关在民事程序中的权限通称为民事检察权。我国宪法规定由检察机关行使的法律监督权区分为守法监督权和执法监督权,前者源于社会治理职能,后者源于公权力制约职能。在民事程序法中,执法监督权体现为监督法院审判权的行使而配置的...
关键词:检察权 民事检察权 检察监督 审判监督 
书证搜集裁判:模式比较与本土改造被引量:8
《现代法学》2011年第5期151-160,共10页曹志勋 
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民事司法权优化配置研究"(10YJA820020)
引入两大法系共通的书证搜集裁判,有利于解决我国当事人提交书证能力不足的现实问题。在裁判模式上,大陆法系和美国在基本问题上达成共识,其书证搜集裁判的适用范围大致相似,并且裁判本身都在解决纠纷过程中发挥决定作用。在裁判效果上...
关键词:书证搜集裁判 文书提出命令 证据开示 申请取证 证明妨碍 《民事诉讼 法》修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