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辩失权

作品数:51被引量:16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曹志勋陈莺胡胜张卫平肖良平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求索》《决策与信息(下旬)》《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留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我国强制答辩制度的构建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60-66,共7页靳建丽 张可 
《民事诉讼法》第128条“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即我国没有强制答辩制度,但域外大部分国家都确立了明确的逾期答辩规则和较为严厉的答辩失权后果,以对被告的答辩进行规范和约束。基于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和诉讼...
关键词:强制答辩 诉讼公正 诉讼效率 答辩失权 
论起诉证据
《民事程序法研究》2020年第1期165-176,共12页刘俊峰 
起诉时被告显然尚未答辩,此时要求胜诉证据实质是提前"证据交换"。将后者置于答辩之前有违民事诉讼程序的科学性。诉答是民事诉讼的基础,诉讼的开始以及争议的形成均离不开诉答。现行民事诉讼法并没有形成以发现争议为核心功能合并诉答...
关键词:起诉证据 胜诉证据 诉答 答辩失权 庭前程序 
论我国民事审前程序的完善——以构建我国独立的民事审前程序为视角被引量:3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39-44,共6页雷名星 
近年来,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司法观念的进步,许多国家越来越重视民事审前程序在促进纠纷解决等方面的作用,对民事审前程序的完善也因此成为了重要的理论研究对象。文章将从民事审前程序的基本理念出发,通过分析我国审前程序在立法与司...
关键词:审前程序 审前法官 答辩失权 庭前会议 
我国举证时限制度发展的阻碍与对策分析被引量:1
《探求》2017年第2期82-88,102,共8页吴如巧 陈宏洁 
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协作式民事取证规则制度化研究"(13BFX070);重庆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项目"司法与传媒关系调控模式比较研究"(CQDXWL-2013-Z021);重庆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面上项目"新媒体时代媒介规制与司法回应创新研究"(106112016CDJSK080008)
举证时限制度具有提高诉讼效率、维护程序稳定进行的效用,尤其是逾期举证现象频发的当前,举证时限制度的重要性更加凸显。2002年《证据规定》首次对举证时限制度作了规定,但因对《证据规定》某些内容的不理解以及认识偏差,使得举证时限...
关键词:逾期举证 举证时限 证据失权 答辩失权 
应诉管辖原则之制度展开被引量:3
《东方法学》2016年第6期14-26,共13页黄忠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迈向制度理性的民事程序研究”(项目批准号:14CFX028);贵州省教育厅省级本科教学工程建设项目(项目批准号:GZSZG109772015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民事诉讼法》第127条第2款以不足50字的篇幅对应诉管辖进行原则性规定。基于具体适用规则供给不足,受诉法院强行认定应诉管辖以及当事人滥用应诉管辖等情形在司法实践中层出不穷。为贯彻尊重当事人意愿、减少当事人讼累、避免司法资...
关键词:应诉管辖 管辖利益 管辖恒定 协议管辖 答辩失权 
试论建立我国民事答辩失权制度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6年第28期38-39,共2页魏斯佳 
答辩失权制度是指被告或被上诉人对原告的起诉在法律规定期限内未答辩或者未完全答辩进而导致丧失某些原该享有的民事诉讼权利。据笔者了解,民事答辩失权制度在其他国家的民事诉讼制度中是发展得较为成熟的,然而我国目前并未实行民事答...
关键词:答辩 失权 可行性 诉讼 
论当前《民事诉讼法》下是否应建立答辩失权制度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6年第24期43-45,共3页蒋巍雄 陈欢欢 
随着我国民事司法改革的深入,程序正义在实践中逐步受到重视,特别是在两大法系呈现出相互借鉴融合的大背景下,我国《民事诉讼法》在答辩失权方面没有任何建树也一直为诸多学者所诟病,学者认为,答辩失权制度的建立有利于保障原被告双方...
关键词:答辩失权 民事诉讼模式 审前程序 证据失权 
我国举证时效制度之检讨被引量:1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26-32,共7页赵洪方 
举证时效制度乃指民事诉讼当事人的举证行为须在规定之期限内完成,若当事人怠于举证将会受到证据失权或费用制裁之惩罚的一项证据规则。其制裁方式主要有二:证据失权与费用制裁,若当事人因故意或重大过失导致举证逾期其可能承担证据失...
关键词:举证时效 证据失权 审前程序 答辩失权 
我国民事诉讼答辩失权制度的建立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523-526,共4页赵婷 
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会导致以下弊端:原告和被告的诉讼权利不平等;被告恶意滥用答辩权;影响证据交换制度的实施。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和相关的司法解释都没有规定不提交答辩状的法律后果,因而无法有效解决上述弊端。为解决这一问题,许多国家...
关键词:民事诉讼 答辩状 失权 
答辩失权问题的再探讨
《知识经济》2014年第20期36-37,共2页莫丹 
尽管学界对答辩失权的问题早已做过探讨,在2012年诉讼法的修订中仍然没有修改对被告提交答辩状的规定,而学界对其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具体完善方式的选择上仍存在差异,同时在一些细节问题上缺少关注,如答辩失权约束的主体、答辩状的内容...
关键词:答辩 主体 效力 救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