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前程序

作品数:58被引量:25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韩红兴赵信会王圣扬洪芳杜磊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辽宁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社会科学家》《昆明学院学报》《人民检察》《天中学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刑事庭前会议制度纂修的检视——以2021年《刑诉法解释》为视角被引量:1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77-86,共10页张斌 罗高洋 
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现实审视与理论解构:我国刑事辩护有效性研究”(2020E22);陕西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我国刑事争点整理制度研究”(20JZ09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21年《刑诉法解释》再次修订刑事庭前会议制度。删除“普通程序审理刑事案件”与“申请排除非法证据”,优化了刑事庭前会议的适用范围和条件。调整“程序性事项”和“庭后可以处理”,重置了刑事庭前会议的程序性裁决机制,使之呈现出...
关键词:刑事庭前会议 庭前程序性裁决 庭前争点整理 庭前建议撤回起诉 
刑事庭审实质化视角下庭前会议制度研究被引量:7
《齐鲁学刊》2022年第4期105-115,共11页董辰 
庭前会议制度的基本功能是解决可能导致庭审中断的程序性事项,保障庭审集中、高效进行。庭前会议功能的有效发挥,一方面可以使庭审进程更加流畅,避免因程序性事项中断庭审造成的诉讼拖延,充分体现庭审实质化对于集中审理的要求;另一方面...
关键词:庭前会议 庭审实质化 以审判为中心 庭前程序 
刑事诉讼案件的庭前程序改革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22年第15期36-38,共3页李幸幸 
2019年度河南省刑事诉讼法学研究课题(201923)。
刑事庭前程序作为连接检察院起诉与法院审判的必经程序,在制约公诉权、分流公诉案件、保障辩方阅卷权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纵观我国刑事诉讼立法及实践不难发现,刑事庭前程序的独立地位一直未被立法明确肯定,其应有功能也...
关键词:刑事庭前程序 独立程序 庭审中心主义 改革 
重塑庭前程序中的非法证据排除——从“有限排除模式”走向“全面排除模式”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2021年第6期24-33,共10页周俊彦 
庭前程序与非法证据排除程序在功能、构造上具有耦合性,将非法证据排除活动置于庭前能够保障正式庭审的集中审理,并能避免庭审法官的心证被“污染”,同时也有助于对审前行为进行及时的司法控制。世界各主要国家均采取了此种做法。目前...
关键词:庭前程序 非法证据排除程序 以审判为中心 庭审实质化 
论起诉证据
《民事程序法研究》2020年第1期165-176,共12页刘俊峰 
起诉时被告显然尚未答辩,此时要求胜诉证据实质是提前"证据交换"。将后者置于答辩之前有违民事诉讼程序的科学性。诉答是民事诉讼的基础,诉讼的开始以及争议的形成均离不开诉答。现行民事诉讼法并没有形成以发现争议为核心功能合并诉答...
关键词:起诉证据 胜诉证据 诉答 答辩失权 庭前程序 
共同犯罪案件庭前程序若干问题探讨被引量:1
《社会科学家》2020年第5期103-108,共6页柴晓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共同犯罪诉讼程序研究》(13BFX072);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新刑事诉讼法背景下的庭前会议制度研究”。
科学合理的庭前程序有助于促进审判公正和实现诉讼效率。共同犯罪诉讼程序由于被追诉人的复数性和诉讼客体的牵连性以及诉讼行为的关联性等特点,其庭前程序与单独犯罪的庭前程序相比,更具有复杂性。为此,立法应当对共同犯罪案件庭前程...
关键词:追加起诉 认罪答辩 证据开示 刑事和解 辩诉交易 
撤回起诉规制研究——对“控诉中心主义”的扭转被引量:5
《南海法学》2019年第6期11-30,共20页高平 张能全 
2019年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刑事诉讼法学课程体系整体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研究与实践”(编号:193054);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2019年硕士生科研创新项目“审判中心主义视野下的公诉变更规制研究”(项目号:FXY2019067)。
实践中撤诉脱轨运行、功能异化的现状背后深层次原因是我国撤回起诉体系带有明显的"控诉中心主义"倾向,它表现为理论层面的"起诉裁量性"根据论、规范层面的诉审构造关系扭曲、实践层面的"趋利避害"导向型协调办案模式。应当确立起矛盾...
关键词:控诉中心主义 审判中心主义 撤回起诉 庭前程序 庭审权威 
论我国刑事庭前程序完善的整体性思维被引量:1
《法制博览》2019年第23期256-256,258,共2页杨灵敏 
我国刑事庭前程序理应作为一个镶嵌在起诉与审判之间的独立诉讼阶段而存在。刑事庭前程序由庭前审查和庭前准备组成,其制度革新应以权利保障为视角,避免权力专制及压迫。在我国刑事庭前程序的改革中应认识到当事人主义未必是发现事实真...
关键词:刑事庭前程序 诉讼阶段 权利保障 事实发现 
论我国刑事庭前程序完善的整体性思维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24-32,共9页张斌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16-zd-103);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资助项目(2015GGJS-197);周口师范学院学术技术带头人资助计划的阶段性成果
我国刑事庭前程序理应作为一个镶嵌在起诉与审判之间的独立诉讼阶段而存在。刑事庭前程序由庭前审查和庭前准备组成,其制度革新应以权利保障为视角,避免权力专制及压迫的抬头。在我国刑事庭前程序的改革中应认识到当事人主义未必是发现...
关键词:刑事庭前程序 诉讼阶段 权利保障 事实发现 
无庭审判程序:解纷性庭前程序改革的目标思考被引量:2
《山东社会科学》2018年第12期13-18,170,共7页许尚豪 欧元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民事诉讼重复起诉规制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6BFX081);最高人民法院“新时代中国特色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研究”(项目编号:FLYX2018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庭审中心主义理念下,把开庭视作法院判决的唯一正当性基础,只有庭审才是审理,庭审外的其他程序设置则仅为庭审的附庸,任何案件未经开庭,均不得作出实体判决。然而,在诉讼程序进展中,某些案件的实质争议可能会彻底消除,达到适于判决的程...
关键词:无庭审判程序 庭前程序 庭审程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