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09BZX001)

作品数:13被引量:1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郑忆石祁程郑诗雨丁乃顺张小红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新疆社会科学》《江西社会科学》《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教学与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社会发展动力视域科学技术观悖论知识分子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总论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方哲学:近代俄罗斯哲学的身后之影
《求是学刊》2013年第6期5-10,共6页郑忆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当代俄罗斯哲学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1BZX004;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当代俄罗斯哲学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009BZX001
近代俄罗斯哲学是俄罗斯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融"之果。考察西方哲学对近代俄罗斯哲学的影响,能为我们认识和评价当代俄罗斯哲学提供启迪。西方哲学对近代俄罗斯哲学的影响,既体现为俄罗斯学界对其哲学产生时间的界定,也体现在斯拉...
关键词:西方哲学 启蒙理论 俄罗斯哲学 
拒斥与认可:哈贝马斯科技理性批判中的社会发展动力观被引量:1
《黑龙江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1-5,共5页郑忆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BZX004);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基金项目(2009BZX001)
哈贝马斯在传承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的科技理性批判思想,寻求科技理性的方法论根据中,从认识论、社会学两个维度批判了实证主义科学观,并从主体价值维度,通过揭示科学技术发展对自然、社会、人的发展的负面影响,否定了科学技术的社会发展...
关键词:哈贝马斯 科技理性 社会发展动力 
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同传统文化的价值契合及其变革被引量:5
《理论导刊》2012年第4期57-60,87,共5页祁程 郑忆石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当代俄罗斯哲学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比较研究"(2009BZX 001)阶段性成果;华东师范大学"博士新人奖"(X R ZZ2011003)资助
百年演进中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有着诸多相似相通的因素,其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无疑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前提和思想资源。在哲学思维方式方面,传统辩证思维方式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多层次的相通,在继承的基础上形成了...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传统文化 价值契合 扬弃 变革 
否定与反证: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科技理性批判中的社会动力观
《广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93-99,共7页郑忆石 祁程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号11BZX004);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基金项目(项目号2009BZX001)“当代俄罗斯哲学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比较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早期法兰克福学派基于社会批判理论而展开的科技理性批判,几乎一致视科学技术为巩固资本主义统治的工具,并从区别传统理论与批判理论,从一般方法论层面探寻导致"工具合理性"的理论基础,从滥用科学技术导致的自然、社会、人的异化等众多...
关键词:早期法兰克福学派 科技理性批判 社会发展动力 
马克思科学技术观的双重向度被引量:2
《新疆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8-11,共4页郑忆石 丁乃顺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09BZX00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俄罗斯哲学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比较研究”(11BZX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对自然具有改造与破坏的双重作用,对社会具有动力与阻碍的双重作用,对人身具有解放与奴役的双重作用。马克思科学技术观的双重向度,启示以"科教兴国"为现代化建设引领的当代中国,思考其面临的问题并确立生态的、全...
关键词:马克思 科学技术 自然向度 社会向度 人的向度 
科学、知识、知识分子: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动力论“痕迹”
《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11期41-47,共7页郑忆石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俄罗斯哲学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1BZX004);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09BZX001)的阶段性成果
后马克思主义因其反"宏大叙事"的理论立场,而对唯物史观核心理论之一的社会发展动力论不屑一顾。然而,后马克思主义既认为"科学""无能"又承认其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力,通过承认"知识"作为文化发展的动力而对社会发展产生动力作用,肯定"...
关键词:后马克思主义 科学 知识 知识分子 
科学、知识、知识分子: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域被引量:1
《浙江学刊》2011年第4期44-50,共7页郑忆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社会发展动力论研究--从马克思到西方马克思主义》(07JA710023);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当代俄罗斯哲学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比较研究》(2009BZX001)
社会发展动力论既是唯物史观的核心理论之一,又因西方马克思主义视为传统问题而乏人问津。分析的马克思主义通过功能解释,通过肯定科学作为生产力的基本要素而涉及到科学的社会发展动力问题,而在一定程度上承认和肯定了马克思社会发展...
关键词:分析的马克思主义 科学 知识 知识分子 
从古至今:西方哲学关于社会发展动力探讨的四种维度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27-31,139,共5页郑忆石 郑诗雨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09BZX001)
社会发展动力从古至今都为西方哲学家关注,并从不同维度作过探讨。古代至中世纪基于形而上的本体论维度探讨,开掘了"动力"问题研究的先河;近代基于历史观的现实探讨,具有以人作为主体的"理性、观念"与"感性、情欲"的两重性维度之别;现...
关键词:西方哲学 社会发展动力 四种维度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的“回归”与阐释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1-6,共6页郑忆石 郑诗雨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07JA710023);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09BZX001)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在确立马克思理论"微观基础"时,通过重释马克思的原典,承认马克思社会发展动力论"客观要素"的价值,并有限地体现出其对马克思的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根本动力的"客体动力观"的"回归";通过对社会发展过程中主客体要素统一性...
关键词:分析的马克思主义 社会发展动力 回归 双重性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特性的双重解读及其悖论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15-18,共4页郑忆石 张小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课题(07JA710023);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09BZX001)
阿尔都塞基于结构主义和唯理主义的立场和方法,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揭示意识形态的特性:理论上,意识形态较之科学,在理论的基点、框架、实质、路径、作用上都具有虚假性;实践上,意识形态的客观性、永恒性、普遍性、强制性决定了其具有...
关键词:阿尔都塞 意识形态 理论特性 实践特性 理论悖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