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731020)

作品数:23被引量:1751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郑度张军涛杨勤业吴绍洪李哲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东北财经大学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干旱区地理》《科学通报》《地理科学进展》更多>>
相关主题:土地利用全球环境变化农牧交错区中国生态遗传算法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Climate warming and its impact on natural regional boundaries in China in the 1980s被引量:13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2002年第12期1099-1113,共15页沙万英 邵雪梅 黄玫 
This is the key project fund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Grant No. 49731020)
The global climate warming accelerated in the 1980s has become a focus in the world. Based on the month by month and year by year temperature data from 160 representative stations throughout the country during 1951-19...
关键词:climate warming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seasonal temperature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10°C natural regional boundary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气候变暖及其对自然区域界线的影响被引量:169
《中国科学(D辑)》2002年第4期317-326,共10页沙万英 邵雪梅 黄玫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批准号:49731020)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加剧变暖,已为世人所瞩目、利用代表性较好的全国160个站1951~1999年逐年逐月气温资料,分析了80年代以来我国年和四季温度的变化,发现中国的气候变暖表现为非均衡响应,区域和季节差异颇大.在区域变化上有‘北...
关键词:20世纪 80年代 气候变暖 自然区域界线 年平均温度 四季温度 
中国的生态地域系统研究被引量:53
《自然科学进展》2002年第3期287-291,共5页杨勤业 郑度 吴绍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9731020)
生态地理区域系统研究,是发展自然地理学的重要基础.简要回顾了国内外的同类工作,指出在进行生态地域划分时应考虑与全球环境变化的紧密联系与应用前景;按照先水平地带,后垂直地带的方法来反映广义的地带规律;采用自上而下的演绎途径与...
关键词:中国 生态地域系统 指标体系 全球环境变化 生态地域划分 划分原则 自然地理学 温度带 干湿地区 
21世纪人地关系研究前瞻被引量:114
《地理研究》2002年第1期9-13,共5页郑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4 0 1710 4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 (4 97310 2 0 )
人地关系包括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和人的能动地位 ,人与自然关系的内涵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人地关系研究是近代地理学发展的基础 ,地理学中流行的环境决定论、可能论、文化景观学和人类生态学等都是聚焦于人地关系研究的不同学...
关键词:人地关系 信息时代 全球环境变化 区域可持续发展 环境伦理 
温度与降水变化的小波分析及其环境效应解释——以东北农牧交错区为例被引量:52
《地理研究》2002年第1期54-60,共7页张军涛 李哲 郑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 (4 97310 2 0 )
中国东北农牧交错区属于环境变化的过渡区域和敏感区域 ,是最容易感受气候变化的地带之一。该文运用小波分析方法 ,对 5 0年代以来东北农牧交错区典型站点的温度和降水变化情景进行了分析 ,主要分析了其变化的多尺度特征和规律 ;区域和...
关键词:农牧交错区 温度 降水 小波分析 环境效应 气候变化 
东北农牧交错区水分条件及其对植被分布的影响被引量:21
《地理科学》2001年第4期297-300,共4页张军涛 李哲 郑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 (4973 10 2 0 )
水分条件是决定植物生长、分布的主要因子之一 ,也是生态学和地理学研究所关注的一个基本问题。本文依据最新的数据资料对东北农牧交错区水分条件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 ,以三维图形表达了湿度指数的空间分布格局 ;对典型站点的年干燥度...
关键词:农牧交错区 水分条件 植被分布 湿度指数 空间分布 kira指数 
人工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相结合在作物估产中的应用——以吉林省玉米估产为例被引量:16
《生态学报》2001年第5期716-720,共5页李哲 张军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 49731 0 2 0 )
在遗传算法 ( Genetic Algorithm)与误差反传 ( Back Propagation)网络结构模型相结合的基础上 ,设计了用遗传算法训练神经网络权重的新方法 ,并对吉林省梨树和德惠县的玉米进行了估产研究 ,同时与 BP算法和灰色系统理论模型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作物估产 遗传算法 神经网络 玉米 
东北农牧交错区水分条件的空间分异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被引量:6
《地理科学进展》2001年第3期234-239,共6页张军涛 艾华 于长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 ( 4 9731 0 2 0 )
大气降水、土壤水分和干燥度指数是在经度方向上控制区域景观格局的主要因素。本文运用最新的调查统计资料 ,对东北农牧交错区降水、土壤潜在蒸散量、干燥度指数及农作物生长期间土壤水分盈亏量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研究区内作...
关键词:农牧交错区 水分条件 空间分布 土地利用 大气降水 东北地区 土壤水分 干燥度 
柴达木盆地耕地荒漠化及其防治被引量:26
《中国沙漠》2001年第z1期43-47,共5页王秀红 申元村 
国土资源部重点项目 (2 0 0 0 3 0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批准号 4973 10 2 0 );国家"九五"攻关 (97 92 4 0 2 0 2 )专题内容
在阐述柴达木盆地耕地面临的荒漠化 (沙漠化和盐渍化 )问题及分析其自然和人文原因的基础上 ,提出了耕地荒漠化防治应该坚持的基本观点以及主要技术措施。认为耕地沙漠化防治的关键是处理好耕地与其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以生物技术措施...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 耕地 沙漠化防治 
Delineation of boundary between tropical/subtropical in the middle section for eco-geographic system of South China被引量:5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01年第1期80-86,共7页WU Shao-hong, ZHENG Du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Beijing 100101, China)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49731020)
This paper discusses division on tropical/subtropical boundary of middle section in South China. This discussion results in new understanding on eco-geographic regions and their boundaries, especially on gradual chang...
关键词:eco-geographic region TROPICAL annual tropical true tropical tropical fluctuating zone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