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06KJ107C)

作品数:7被引量:5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陈兰举夏群周瑞刁艳霞刘婷婷更多>>
相关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微生态学杂志》《国际儿科学杂志》《中华全科医学》《中国当代儿科杂志》更多>>
相关主题:轮状病毒肠道外感染轮状病毒感染细胞因子肠道外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轮状病毒致乳鼠肝脏IFN-γ/IL-10的变化研究被引量:4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1年第7期608-611,共4页刁艳霞 陈兰举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06KJ107C)
目的建立乳鼠感染的模型,检测轮状病毒(Rotavirus,RV)肠道内、外感染乳鼠肝脏IFN-γ和IL-10水平,比较肝脏IFN-γ和IL-10在轮状病毒肠道内外感染,以及不同时间点变化的差异性,进一步探讨IFN-γ和IL-10免疫自稳失衡与轮状病毒肠道外感...
关键词:轮状病毒 感染 乳鼠 细胞因子 肝脏 
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心肌损害多指标的分析被引量:16
《中华全科医学》2011年第1期9-9,52,共2页刘婷婷 陈磊 周瑞 董淮富 陈兰举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06KJ107C)
目的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心肌损害的心肌酶谱、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各指标的变化。方法将52例大便轮状病毒(RV)抗原阳性患儿作为观察组,空腹抽血查心肌酶谱并行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同时选择同期住院RV抗原检测阴性的40例肠炎患儿...
关键词:轮状病毒肠炎 婴幼儿 心肌损害 心肌酶谱 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 
轮状病毒致BALB/c小鼠肠道外感染后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研究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0年第3期220-222,共3页周瑞 夏群 沈怀云 陈兰举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06KJ107C)
目的建立小鼠肠道外感染轮状病毒(Rotavirus,RV)动物模型,观察该模型动物发病时的细胞免疫功能状态。方法通过腹腔注射RV,建立小鼠肠道外感染RV的模型。分别在病毒接种后第3天及第7天通过摘除眼球取血,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同时处...
关键词:轮状病毒 淋巴细胞亚群 肠道外 免疫 
轮状病毒肠道外感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国际儿科学杂志》2010年第2期203-205,共3页刁艳霞(综述) 陈兰举(审校) 
2006年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06KJ107C)
近年来,不断有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在病程中出现各种肠道外脏器损伤的报道,主要见于肺、心、肝胆、肾以及神经系统的损伤,并且在部分受累器官中已找到明确的证据,提示轮状病毒可能存在新的发病机制和感染途径,但目前仍未完全清楚。
关键词:轮状病毒 肠道外感染 
轮状病毒致乳鼠肠道外感染Th1/Th2细胞因子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9年第10期883-885,共3页夏群 陈兰举 周瑞 陈名武 丁周志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06KJ107C)
目的通过复制轮状病毒(RV)肠道外感染乳鼠的动物模型,检测接种后乳鼠体内Th1/Th2平衡改变,对RV肠道外感染后机体免疫状态进行初步研究。方法48只乳鼠随机均分为3组:肠道外组、肠道内组和正常对照组。肠道外组通过腹腔注射猴RVSA11株,肠...
关键词:轮状病毒 肠道外感染 乳鼠 白细胞介素-10 Γ干扰素 TH1/TH2 
轮状病毒肠道外感染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国际儿科学杂志》2009年第5期513-515,共3页夏群(综述) 陈兰举(审校)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06KJ107C)
轮状病毒是一种双链RNA病毒,其基因序列已经基本查明。它是引起婴幼儿严重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体,不仅可以引起胃肠道疾病,还可导致全身各个脏器的病变,发病机制和多个因素有关。肠道外发病可能是免疫功能异常(或正常)的情况下,轮...
关键词:轮状病毒感染 肠道外 病毒血症 
轮状病毒感染和细胞因子相关性研究进展被引量:20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年第1期78-81,共4页夏群 陈兰举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NO.2006KJ107C)
关键词:轮状病毒感染 RV 相关性 胆道闭锁 IL 细胞因子 人轮状病毒 干扰素 抗病毒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