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科技厅重点攻关项目(20051B020010)

作品数:7被引量:136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潘晓华石庆华吴建富林洪鑫彭春瑞更多>>
相关机构: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作物学报》《中国水稻科学》《杂交水稻》《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栽插密度施氮量晚稻超级稻双季稻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行株距配置对超高产早晚稻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8
《中国水稻科学》2011年第1期79-85,共7页林洪鑫 潘晓华 石庆华 彭春瑞 吴建富 雷享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6BAD02A04);江西省科技厅重点攻关项目(20051B020010)
在30万蔸/hm2(早稻)和25万蔸/hm2(晚稻)密度下,以超高产早稻陆两优996、淦鑫203和超高产晚稻淦鑫688、天优华占为试验材料,研究了3个施氮水平下不同行株距配置对超高产早、晚稻产量的影响。不施氮时,供试的4个品种(组合)均在窄行距时产...
关键词:超高产水稻 早稻 晚稻 行株距配置 栽插密度 产量 氮肥利用率 
施氮量与栽插密度对超级早稻中早22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4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1年第1期22-28,共7页林洪鑫 潘晓华 石庆华 彭春瑞 吴建富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2A04);江西省科技厅重点攻关项目(20051B020010)资助
以超级早稻中早22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施氮量与栽插密度组合对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及其互作对产量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在中、低施氮水平下,不同密度间产量差异很小,而在高氮水平下,适当降低密度有利高...
关键词:超级早稻 中早22 施氮量 栽插密度 产量 
栽插密度与施氮量对双季稻上部三叶叶长和叶角的影响被引量:33
《作物学报》2010年第10期1743-1751,共9页林洪鑫 潘晓华 石庆华 彭春瑞 吴建富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2A04);江西省科技厅重点攻关项目(20051B020010)资助
于2007和2008年,采用裂区设计,以双季早稻中早22和双季晚稻天优华占为材料,研究了栽插密度与施氮量对上部三叶的叶长和叶角的影响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低氮情况下,增加栽插密度可提高产量,而在中高氮条件下,适当降低栽插密度...
关键词:双季稻 施氮量 栽插密度 上部三叶 叶长 叶角 
施氮量与栽插密度对超级晚稻“天优华占”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2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425-430,共6页林洪鑫 潘晓华 石庆华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2A04);江西省科技厅重点攻关项目(20051B020010)
以超级晚稻"天优华占"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栽插密度与施氮量对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对产量及4个产量因素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栽插密度对产量、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的影响达显著水平。施氮量与栽插密度互作对有效穗数...
关键词:超级晚稻 天优华占 施氮量 栽插密度 产量 
超级早、晚稻的养分吸收和根系分布特性研究被引量:22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0年第1期27-32,共6页袁小乐 潘晓华 石庆华 吴建富 漆映雪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2A04);江西省科技厅重点攻关项目(20051B020010)资助
为了阐明双季超级稻的高产机理和指导合理施肥,采用品种比较的方法,研究了超级早、晚稻品种的养分吸收和根系分布特性。结果表明,超级早、晚稻品种的养分吸收量平均分别为N 170.04、224.90 kg/hm2,P 21.97、39.88kg/hm2,K 107.48、144.4...
关键词:超级稻 养分吸收 根系 产量 
双季超级稻的干物质生产特性研究被引量:10
《杂交水稻》2009年第5期71-75,79,共6页袁小乐 潘晓华 石庆华 吴建富 漆映雪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2A04);江西省科技厅重点攻关项目(20051B020010)
以10个超级早、晚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双季超级稻的干物质生产特性。结果表明,超级早、晚稻均具有明显的干物质生产优势,稻谷产量随生物产量的增加而提高,与抽穗后的干物质积累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抽穗前各阶段的干物质积累量...
关键词:双季超级稻 干物质生产 产量 
超级早、晚稻品种的源库协调性被引量:15
《作物学报》2009年第9期1744-1748,共5页袁小乐 潘晓华 石庆华 吴建富 漆映雪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2A04);江西省科技厅重点攻关项目(20051B020010)资助
为了探讨超级早、晚稻品种的高产机理,对其源库特性进行了研究。与非超级稻品种(对照)相比,超级早、晚稻品种的总库容量、粒叶比、粒束比均较大,且与产量显著正相关;在整个灌浆结实期的源库增量比略大,但早稻在灌浆中后期(抽穗后10~25d...
关键词:超级稻 早稻 晚稻 产量 源库特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