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S2010-02-G01)

作品数:11被引量:5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玉玲董永彬邓飞胡春辉张龙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种子管理站河南省农业科学技术展览馆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农学通报》《玉米科学》《河南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自交系玉米玉米自交系聚类分析种质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玉米四交群体穗部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被引量:6
《中国农学通报》2020年第14期22-27,共6页史庆玲 李可伟 董永彬 冉午玲 李玉玲 
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玉米遗传育种首席专家”(S2010-02-G01);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玉米粒重主效QTLqGW1的候选基因功能分析及优异种质挖掘”(162300410179);《郑州市重大科技创新专项项目“稳产宜机收玉米新品种豫单132创育及全产业链应用(2019CXZX0082)。
为了研究玉米穗部性状的分离特征,采用玉米杂交种‘先玉335’的双亲‘PH6WC’、‘PH4CV’和‘郑单958’的双亲‘郑58’‘、昌7-2’杂交组配了四交F2分离群体,对11个穗部性状进行了表型鉴定,并对其进行了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显示:...
关键词:玉米 四交群体 穗部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不同来源玉米自交系植株性状特征分析被引量:3
《中国农学通报》2019年第24期15-21,共7页刘真真 胡春辉 董永彬 张龙 张桂芳 邹强 王苗 田明昆 李玉玲 
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玉米遗传育种岗位专家”(S2010-02-G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玉米粒重主效qGW1.04的图位克隆及功能解析(31771812);河南省科技攻关“机收籽粒型玉米种质资源研究、创新与利用”(182102110071)
为了获得优良的玉米自交系,从而培育优良的玉米新品种,本研究通过统计分析和聚类分析对211份不同来源的玉米自交系的11个植株性状进行分析,并与玉米杂交种‘郑单958’和‘先玉335’的亲本自交系进行比较,从而筛选性状优良的玉米自交系...
关键词:玉米 自交系 植株性状 统计分析 聚类分析 
不同种质玉米自交系穗粒性状特征分析被引量:1
《中国农学通报》2018年第12期13-18,共6页朱赛岚 胡春辉 董永彬 张龙 刘真真 张岚 李玉玲 
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玉米遗传育种岗位专家"(S2010-02-G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玉米粒重主效qGW1.04的图位克隆及功能解析"(31771812)
玉米穗粒性状是决定产量的重要因素。为了明确不同种质玉米自交系的穗粒性状特征及对种质创新和高产育种提供参考,本研究以211个不同种质玉米自交系为材料,对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粒长、粒宽、粒厚、百粒重和籽粒密度9个穗粒性...
关键词:玉米 自交系 穗粒性状 统计分析 聚类分析 
不同来源玉米自交系籽粒品质性状及其相关分析被引量:7
《中国农学通报》2018年第12期23-29,共7页张岚 胡春辉 张龙 李鑫宇 朱赛岚 刘真真 高洁 张桂芳 李玉玲 
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玉米遗传育种岗位专家"(S2010-02-G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玉米粒重主效qGW1.04的图位克隆及功能解析"(31771812)
为提供玉米育种品质改良的依据,研究了不同来源的211份玉米自交系籽粒品质性状间的差异及相关性。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仪测定籽粒粗蛋白、粗脂肪、粗淀粉、赖氨酸含量4个籽粒品质性状,并在系统聚类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类群间各性状变异分...
关键词:玉米 籽粒品质 自交系 相关分析 类群 
不同来源玉米自交系穗粒性状的多样性分析与改良被引量:4
《河南农业科学》2017年第4期26-31,共6页胡春辉 张龙 任杨柳 朱赛岚 刘真真 张岚 李玉玲 
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玉米遗传育种岗位专家项目(S2010-02-G01)
为了明确不同来源玉米自交系的穗粒性状特征及进一步改良的途径,研究了108个不同来源玉米自交系穗长、穗粗、行粒数和百粒质量4个穗粒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在系统聚类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类群内各性状变异分析,并比较了郑单958和先玉335两...
关键词:玉米 自交系 穗粒性状 聚类分析 多样性 改良 
不同种质玉米自交系种子萌发的干旱胁迫被引量:9
《中国农学通报》2017年第9期17-21,共5页任杨柳 乔大河 胡春辉 张龙 李玉玲 
基金项目: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玉米遗传育种岗位专家(S2010-02-G01)
种子萌发期是植物生长的重要时期,也是评价作物耐旱性强弱的主要时期。为了明确不同玉米自交系的耐旱性,本研究采用聚乙二醇(PEG)模拟干旱条件,对254份不同种质玉米自交系进行种子萌发期处理。通过检测发芽指数、发芽率、根数、根鲜重...
关键词:玉米 自交系 萌发期 干旱胁迫 隶属函数法 
外引杂交种对HL5311自交系植株性状的改良潜势分析被引量:2
《河南农业科学》2015年第2期7-14,共8页邓飞 薛晓静 董永彬 张飞飞 马智艳 李玉玲 
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玉米遗传育种岗位专家项目(S2010-02-G01);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项目
为探讨外引杂交种对改良自育优良玉米自交系HL5311的潜在利用价值,测试分析了HL5311自交系与外引杂交种间11个杂交组合F2群体13个植株性状的表现和分离情况,并与亲本自交系HL5311以及3个大面积推广杂交种的母本自交系郑58、浚9058和PH6W...
关键词:玉米 自交系 改良潜势 F2群体 植株性状 
不同种质玉米杂交种苞叶性状特征分析被引量:22
《河南农业科学》2015年第2期15-18,共4页马智艳 董永彬 乔大河 胡春辉 邓飞 李玉玲 
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玉米遗传育种岗位专家项目(S2010-02-G01);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项目
为了摸清适宜机械收获籽粒的玉米新品种的苞叶性状特征,为选育适合机械收获籽粒的玉米品种提供依据。本研究利用黄淮海夏玉米区不同种质玉米自交系组配的161个杂交种为材料,在河南省3个不同生态类型区种植,对3个苞叶相关性状(苞叶层数...
关键词:玉米 机收籽粒 苞叶性状 特征分析 聚类分析 
外引杂交种对R2228、R5518自交系植株性状改良潜势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2014年第15期68-74,共7页李彦伟 董永彬 马智艳 邓飞 乔大河 徐鹤 李玉玲 
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玉米遗传育种岗位专家"玉米新品种选育"(S2010-02-G01);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玉米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30600307)
为了明确外引杂交种对改良自育自交系的潜在利用价值,利用自育优良玉米自交系R2228、R5518分别与6个外引杂交种杂交,得到12个F2群体。通过分析各群体株型性状的表现和分离情况,并分别与亲本自交系R2228、R5518以及2个大面积推广杂交种...
关键词:玉米 自交系 改良潜势 F2群体 植株性状 
外引杂交种对玉米自交系HL5175、HL5416形态性状的改良效果
《河南农业科学》2014年第4期26-31,共6页张洋 董永斌 马智艳 邓飞 乔大河 徐鹤 李玉玲 
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玉米遗传育种岗位专家项目(S2010-02-G01);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项目
为了研究外引杂交种对本地自交系HL5715和HL5416形态性状的改良效果,以自选Reid类群玉米自交系HL5175和HL5416与4个外引杂交种杂交,经过选择淘汰后,选择其中6个优良杂交组合(P522、P524、P539、P581、P582、P583)为材料,测试分析...
关键词:玉米 自交系 F2群体 形态性状 改良效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