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0831822196)

作品数:10被引量:136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葛永刚庄建琦崔鹏裴来政刘应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兰州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公路交通科技》《振动与冲击》更多>>
相关主题:汶川地震都汶公路12震后山地灾害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震区都汶公路沿线典型泥石流沟淤埋强度评估被引量:2
《公路交通科技》2014年第1期39-43,共5页孔亚平 韩用顺 彭述刚 王云 钱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01273);交通运输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0831822196);长沙理工大学特殊环境道路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kfj120404);湖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S120033&34)
以都汶公路映秀-草坡段为研究区,选择了公路沿线15条典型泥石流沟进行了野外考察、遥感监测、试验研究和计算分析,采用部分泥石流参数计算经验公式并结合大比例尺数字地面模型和高精度遥感数据,初步建立了泥石流淤埋厚度、淤埋宽度和淤...
关键词:道路工程 淤埋强度 评估模型 泥石流 
震后次生山地灾害对山区道路的危害及防治体系被引量:4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44-48,共5页裴来政 葛永刚 周小军 方华 
973项目(2008CB425802);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0831822196)
山区地质地貌条件复杂,使得我国山区道路沿线的山地灾害广泛发育,5.12汶川地震诱发的生山地灾害使得山区道路沿线的环境进一步恶化。分析了汶川地震震后两年多时间内崩塌滑坡、泥石流的活动特征及其对山区道路的危害,其中震后崩塌滑坡...
关键词:5.12汶川地震 山区道路 山地灾害 防治体系 
汶川地震震后都汶公路的恢复与重建被引量:12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0年第S1期140-146,共7页裴来政 刘应辉 庄建琦 
国家“973”计划资助项目(2008CB425802);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0831822196)
在汶川地震及其次生山地灾害的共用作用下,地震灾区的道路损毁非常严重。汶川地震发生后,政府及相关部门立即组织地震灾区道路的抢通以及恢复与重建工作。都汶公路是汶川地震的抗震救灾的"生命线",是汶川地震受损最严重的山区道路之一...
关键词:汶川地震 都汶公路 恢复与重建 边坡治理 
用应变片法确定混凝土动态起裂时间的研究被引量:17
《振动与冲击》2010年第1期153-156,共4页樊鸿 张盛 王启智 
国家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08 318 221 96)
在混凝土等准脆性材料的动态起裂韧度K_(1d)测试中,准确确定试件裂尖的起裂时间是测试工作的关键。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系统,对圆孔裂纹平台巴西圆盘混凝土试件进行动态径向冲击试验,通过在裂尖粘贴应变片的方法来确定起裂时间。讨...
关键词:动态起裂韧度 起裂时间 应变片法 圆孔裂纹平台巴西圆盘 混凝土 
“5·12”地震后都汶公路沿线泥石流沟危险性评价被引量:33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9年第3期131-139,共9页庄建琦 崔鹏 葛永刚 裴来政 
国家973计划资助项目(2008CB425802);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0831822196)
都汶公路地处"5.12"汶川大地震的极震区,地震造成大量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山地灾害。沿线大多数沟谷都具备暴发泥石流的条件,震后10~20 a将处于泥石流活跃期,尤其前5年泥石流异常活跃。通过野外考察和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
关键词:泥石流沟 危险性评价 泥石流总量 沟床比降 都汶公路 
地震次生山地灾害对岷江干流都江堰-汶川段水电工程的影响被引量:5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9年第3期151-156,共6页苏凤环 崔鹏 葛永刚 刘应辉 
国家973计划资助项目(2008CB425802);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0831822196);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302)
"5.12"汶川地震震级强、烈度大、波及面广、成灾重,震后诱发了大量的次生山地灾害,对山区城镇村庄、道路交通、水利水电工程和通讯基础设施等造成严重破坏。以都汶公路沿线为例,利用实地调查与遥感解译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地震诱发次生山...
关键词:汶川地震 山地灾害 水电工程 泥石流 危险性评价 
5.12汶川地震崩塌滑坡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评价--以都江堰至汶川公路沿线为例被引量:45
《地质科技情报》2009年第2期16-22,共7页庄建琦 崔鹏 葛永刚 朱颖彦 刘应辉 裴来政 
973项目“汶川地震次生灾害形成机理与风险控制”(2008CB4258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41011);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震后灾区公路走廊次生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研究”(200831822196)
以都江堰至汶川公路沿线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影像解译和野外调查数据,探讨了都汶公路沿线地震崩塌滑坡分布规律,并利用主成分分析,确定了影响地震崩塌滑坡的关键影响因子。结果表明:①地震崩塌滑坡主要分布在坡度为30-65°的坡体...
关键词:分布规律 都汶公路 主成分分析 地震崩塌滑坡 
5.12汶川地震对岷江上游河道的影响--以都江堰-汶川河段为例被引量:11
《地质科技情报》2009年第2期23-28,共6页葛永刚 庄建琦 
973项目“汶川地震次生灾害形成机理与风险控制”(2008CB4258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41011);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震后灾区公路走廊次生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研究”(200831822196)
5.12汶川地震造成灾区地质灾害广泛发育,土壤侵蚀剧烈,极大地破坏了灾区环境,改变了灾区自然环境演化的进程。通过实地调查与观测,并结合遥感资料数据,分析了岷江上游都江堰-汶川河段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揭示了崩塌、滑坡、泥石...
关键词:汶川地震 次生地质灾害 岷江上游 河道变化 
基于遥感技术的都汶公路地震次生山地灾害分布规律分析被引量:11
《地质科技情报》2009年第2期29-32,共4页苏凤环 崔鹏 韩用顺 刘应辉 
973项目“汶川地震次生灾害形成机理与风险控制”(2008CB4258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41011);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震后灾区公路走廊次生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研究”(200831822196)
选择汶川县境内的都汶公路(漩口-汶川路段)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利用遥感技术提取公路沿线的各类地震次生山地灾害的分布信息,将灾害,苣分布与海拔高度、坡度和坡向等要素进行叠加分析,获得了次生山地灾害的分布规律,其特点为:①...
关键词:地震次生山地灾害 汶川地震 分布规律 遥感 都汶公路 
5.12汶川地震对都汶公路(G213)沿线土地破坏及损失评价被引量:3
《地质科技情报》2009年第2期7-11,共5页庄建琦 葛永刚 
973项目“汶川地震次生灾害形成机理与风险控制”(2008CB4258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41011);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震后灾区公路走廊次生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研究”(200831822196)
5.12汶川地震及其次生山地灾害对灾区的土地资源造成了严重破坏,损失巨大。以重灾区都汶公路沿线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实际调查,利用遥感影像解译和土地利用资料,探讨了地震引起的崩塌、滑坡等次生山地灾害对土地利用的破坏方式和特征,...
关键词:5.12汶川地震 土地利用 破坏方式 破坏特征 损失评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