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860020)

作品数:6被引量:3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金玉萍秦志希卢晓华王婧更多>>
相关机构:新疆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新闻与传播研究》《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国际新闻界》《新闻大学》更多>>
相关主题:维吾尔族民族志调查新媒体电视收视媒介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维吾尔族大学生新媒体使用与身份认同被引量:3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67-71,共5页金玉萍 王婧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媒介传播视域下的少数民族地区受众国家认同研究"(11YJC860020)
文章在对乌鲁木齐大学生的新媒体使用与身份认同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维吾尔族大学生的新媒体使用与身份认同的关系。研究认为维吾尔族大学生在新媒体使用中表现出的国家印象比较正面、积极,对各类事件的关注和参与体现出对国家...
关键词:新媒体 身份认同 维吾尔族大学生 
电视收视实践中的认同表征——基于托台村的民族志研究被引量:2
《新闻大学》2014年第2期57-62,49,共7页金玉萍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媒介传播视域下的少数民族地区受众国家认同研究>(项目批准号:11YJC860020);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项目<作为日常生活实践的电视--维吾尔族受众的电视使用>的研究成果
受众对媒介文化产品的接触、选择与使用是体现认同的重要实践。本文把电视收视实践作为认同的表征,通过托台村的民族志研究,认为电视实践对村民的族群认同建构是集中、明确的,对国家认同的建构则是多面向的、分散的。认同边界的存在具...
关键词:电视收视实践 族群认同 国家认同 表征 
中国新媒体研究的理论进路--基于国内四种新闻传播学期刊的分析(2006-2011)被引量:5
《新闻界》2013年第1期44-48,共5页秦志希 卢晓华 
新疆大学博士基金启动项目“新媒介环境下的少数族群的媒介使用与文化适应”(BS110221);湖北省教育厅2009年度教研项目“新型复合型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G200902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媒介传播视域下的少数民族地区受众国家认同研究--基于托台村民族志调查》(11YJC860020)
对2006年至2011年国内四种新闻传播学期刊的新媒体研究论文分析发现,随着产业发展的推进,新媒体研究呈现出数量与质量齐飞的基本态势,国内学者关注新媒体对社会建构的作用、受众对新媒体的使用与满足、新媒体应用与技术扩散产生的效果...
关键词:新媒体 理论进路 传播研究 
电视收视语言与受众族群身份建构——基于托台村民族志调查被引量:3
《国际新闻界》2012年第10期67-74,共8页金玉萍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11YJC860020)的阶段性成果;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项目<作为日常生活实践的电视--维吾尔族受众的电视使用>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运用民族志方法,通过托台村维吾尔族受众的日常电视实践,阐释电视收视语言对受众族群身份建构的意义。托台受众能接触到维吾尔语、汉语和外语电视节目,不同收视语言的选择受到家庭经济条件、家庭结构特征、个人语言能力等因素的限...
关键词:电视收视语言 受众 族群身份 
作为物、技术与媒介的电视——托台村维吾尔族电视使用研究被引量:13
《新闻大学》2012年第3期59-68,共10页金玉萍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11YJC860020)的阶段性成果;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项目<作为日常生活实践的电视--维吾尔族受众的电视使用>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在民族志整体观视域下从作为物、技术与媒介的电视阐述托台村日常生活中的电视使用。研究发现,托台村维吾尔族的电视使用受到房屋格局、家庭经济状况、政策规定、自身利益诉求、族群文化规范等因素的影响,形成具有特色的电视物理空...
关键词:电视使用  技术 媒介 
电视实践与维吾尔族村民日常生活研究——基于托台村民族志调查被引量:11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年第1期34-42,109,共9页金玉萍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11YJC860020)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从受众研究的实践范式出发,以日常生活实践理论为基础研究托台维吾尔族村民的日常生活电视实践,以此探讨村民如何通过日常电视实践活动创造自己的意义空间。研究主要使用民族志方法进行。
关键词:民族志方法 日常生活 实践范式 维吾尔族 村民 电视 调查 受众研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