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9101202)

作品数:22被引量:166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潘桂湘王晓明叶正良张艳军庄朋伟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天津天士力之骄药业有限公司中国药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天津中医药》《山东医药》《现代药物与临床》《中成药》更多>>
相关主题:丹参多酚酸监测方法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乌头类生物碱丹酚酸B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和多变量统计过程控制的五味子提取生产过程监测方法被引量:20
《中国中药杂志》2017年第20期3906-3911,共6页徐敏 张磊 岳洪水 庞洪伟 叶正良 丁黎 
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9101202)
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与多变量数据分析技术相结合,建立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组方药材五味子提取过程的在线监测方法。采用生产上5个正常批次建立了五味子提取过程的多变量统计过程控制(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MSPC...
关键词:多变量统计过程控制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五味子提取过程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 
中药色素类成分药理活性及不良反应研究进展被引量:7
《中国药理学通报》2017年第6期744-748,共5页郝荣荣 张译丹 秦袖平 庄朋伟 张艳军 
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No 2012ZX09101202)
通过查阅文献(1996~2016),对文献进行系统分析总结,介绍了中药色素类成分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和中药色素类制剂(红花黄色素注射剂)不良反应(ADR)特点,及引起其ADR的因素和潜在原因,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同时提示临床工作者应掌...
关键词:中药色素 药理活性 红花黄色素 反应特点 不良反应 潜在原因 
HPLC-UV同时测定丹参多酚酸提取物中丹酚酸Y及其他3种酚酸类成分含量被引量:3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年第12期35-37,共3页刘丽 侯相梅 宫俊 李德坤 周大铮 杨悦武 鞠爱春 
科技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项目(2012ZX09101202)
目的:建立同时检测丹参多酚酸提取物中丹酚酸Y、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的HPLC-UV方法。方法:采用色谱柱Agilent Eclipse Plus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0.05%磷酸水-乙腈(78∶22),等度洗脱;流速0.7 m L·min^-1;检...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紫外线检测法 丹参多酚酸 迷迭香酸 紫草酸 丹酚酸B 丹酚酸Y 
高分辨质谱数据MDF技术的进展被引量:9
《天津中医药》2016年第12期765-768,共4页侯艳婷 王晓明 张家伟 潘桂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173523;81303182);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项目(2012ZX09101202);国家973计划项目(2012CB723504)
近年来,质谱在药物鉴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许多质谱采集及数据挖掘技术,如全信息串联质谱(MSE)扫描、提取离子流技术、中性丢失过滤技术、产物离子过滤技术等,也相应得到较大程度的开发和发展。其中一种基于高分辨质谱数据的过滤技术—...
关键词:质量亏损过滤 代谢物鉴定 中药成分鉴定 
丹参鲜药材中丹酚酸B含量测定被引量:6
《中国现代中药》2016年第10期1296-1299,共4页李兵 刘丽 周大铮 李德坤 杨悦武 鞠爱春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9101202)
目的:建立丹参鲜药材预处理方法并测定鲜药材中丹酚酸B的含量。方法:通过使用不同方式提取丹参鲜药材,比较各提取液图谱差异,对丹参鲜药材提取的方式、溶剂用量等进行考察,并测定6批鲜丹参的丹酚酸B的含量。结果:丹参鲜药材切段后回流...
关键词:丹参 提取 成分转化 丹酚酸B 
高通量活性筛选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
《山东医药》2016年第22期105-107,共3页王晓明 夏爽 李文芳 陈浩浩 潘桂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173523,81303182);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项目(2012ZX09101202);国家973计划项目(2012CB723504)
高通量筛选(HTS)技术是以药物和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检测指标,高通量地筛选与特定靶点具有亲和力样品的技术。与传统方法相比,HTS具有快速、高效、灵敏、经济的特点,近年来在中药研发领域得到较好的应用,有效推动了中药现代化的进程。...
关键词:高通量筛选 中药研究 筛选过程 筛选模型 筛选技术 
IL-33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及其与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6年第8期1396-1398,共3页刘红超 刘晶瑶 冯学敏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子课题(2012ZX09101202)
IL-33作为白介素的家族成员于2005年被发现,早在1989年其受体ST2已被发现[2]。近年的研究对IL-33的功能已经有了明确的认识,IL-33/ST2信号系统通过胞内信号转导,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IL-33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以往研究较少,...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 IL-33 小胶质细胞 炎症因子 胞内信号 急性心肌梗死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细胞凋亡 脑缺血再灌注 梗死体积 
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丹参多酚酸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过程监测方法被引量:7
《中国中药杂志》2016年第13期2435-2441,共7页侯湘梅 张磊 岳洪水 鞠爱春 叶正良 
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9101202)
该文将近红外光谱作为过程分析技术的工具,研究并建立了丹参多酚酸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过程监测方法。采用7个正常操作批次建立柱色谱过程的多变量统计过程控制(MSPC)模型,以2个测试批次(包括1个正常操作批次和1个异常操作批次)验证模型...
关键词:丹参多酚酸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大孔树脂柱色谱 过程分析技术 
桥粒钙黏蛋白对皮肤屏障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6年第3期406-410,共5页高丽 庄朋伟 张艳军 
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9101202)
在细胞与细胞之间,桥粒提供一种强大的黏附作用,将细胞与中间纤维骨架相连,使细胞间的连接更为牢固。桥粒钙黏蛋白是一种Ca2+依赖型的黏附蛋白,主要存在于桥粒中,并且是构成桥粒的重要组成部分。桥粒钙黏蛋白与一些皮肤性疾病息息相关,...
关键词:桥粒钙黏蛋白 桥粒芯糖蛋白 桥粒芯胶蛋白 桥粒 皮肤屏障功能 
丹参多酚酸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研究进展被引量:7
《辽宁中医杂志》2016年第2期436-440,共5页张娜 王鹏 潘桂湘 王晓明 张家伟 侯艳婷 
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项目(2012ZX0910120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划)项目(2012CB723504)
丹参多酚酸是丹参的主要活性部位之一,含有丹参素、丹酚酸B、丹酚酸A、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C、丹酚酸D等成分。文章总结了近年来丹参多酚酸的体内药代、药动研究报道,对其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
关键词:丹参多酚酸 ADME 药代 药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