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学会十大重点研究专项项目

作品数:41被引量:197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代杰冯嘉李先伟赵万一于文轩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苏州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玉溪师范学院学报》《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环境法损害赔偿可持续发展取水许可环境侵权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水利工程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生态文明促进法被引量:4
《生态经济》2014年第5期73-76,共4页代杰 
中国法学会十大重点研究专项项目"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和可持续发展的法律问题研究"(CLS10-9)
为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法治建设,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和环境资源法的不足,国家应当为生态文明立法。生态文明立法应当是宏观指导法、政策框架法、引导促进法和补白创新法。生态文明立法应以"生态文明促进法"命名。生态文...
关键词: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立法 生态文明促进法 
论环境法的生态系统整体保护原则被引量:12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55-61,共7页薄晓波 
中国法学会十大专项课题(CLS10-9);江南大学自主科研计划青年基金资助项目(JUSRP1064)
环境法的生态系统整体保护原则,要求对环境要素进行综合管理与保护,并注重各环境要素分别管理之间的协调性。贯彻这一原则,要求建立综合性的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实行流域和跨行政区域的环境资源管理,制定综合性的环境保护法律以及在改革...
关键词:环境法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 
负载有度:论环境法的生态承载力控制原则被引量:13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8期146-153,共8页冯嘉 
中国法学会十大专项课题"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和可持续发展的法律问题研究"(编号:Cls10-9)
可持续发展要求社会经济适度发展的同时,环境质量不退化。为达到这一目标,在环境管理中就必须以生态承载力为标准判断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是否具有正当性和合理性,这是化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的关键所在。环境法应当把生态承载力...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生态承载力 环境法 法律原则 
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培育的法律思考——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有限公司(LLC)制度的引入被引量:5
《法学》2013年第7期59-69,共11页赵万一 何嘉 
赵万一教授主持的中国法学会十大专项研究规划项目"农民权益保护与农村产业发展法律问题研究"(2010-0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人地矛盾突出一直是困扰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破解上述困境的出路之一在于增加农业生产过程中单位劳动的资本投入,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并进一步实现整个农业产业的发展。当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主体虚位化问题严重,现存的公司、...
关键词:新型农村经济组织 资本 产业发展 有限公司(LLC)制度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的制度效果分析——基于流转纠纷司法裁判文书数据挖掘的实证视角被引量:12
《农业经济问题》2013年第7期62-70,111,共9页汪青松 
中国法学会十大专项研究规划项目"农民权益保护与农村产业发展法律问题研究"(编号:2010-007);2012年西南政法大学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现行法律针对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所明确规定的四种主要流转方式(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在实践中的制度效果是立法者决定坚持或者改变现有制度设计的前提。通过对源自中国法院网的410份流转纠纷司法裁判文书的数据挖掘...
关键词:农民 土地承包经营权 流转方式 制度效果 裁判文书 
论法律评价指标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20-23,共4页代杰 
中国法学会十大重点研究专项项目“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和可持续发展的法律问题研究”(CLSIO一9)
法律评价指标的确立应当遵循共通性、针对性、体系性等原则。法律评价指标分为宏观指标、中观指标、微观指标。宏观指标是评价法律体系的指标,包括位阶体系的完整性、体系结构的层次性、具有主体法和相关规范、内容上具完备性。法律中...
关键词:评价指标 宏观指标 中观指标 微观指标 
论法律评价指标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21-25,共5页代杰 
中国法学会十大重点研究专项项目"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和可持续发展的法律问题研究"(CLS10-9)
法是调整社会关系的产物,其归宿是能够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套规则,因此,法律评价的最终指标,是现行的法律是否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也就是能否为社会关系的调整提供一套可行的规则。能否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既存在于整个法律体系(也就是说...
关键词:法律 评价指标 确立原则 
巨灾保险体系构建与完善中政府责任承担之因由
《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第12期66-68,共3页宗宁 
中国法学会十大专项研究规划项目"农民权益保护与农村产业发展法律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巨灾保险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存在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市场失灵问题。而巨灾保险是一个有着巨大社会需求的保险工具,社会需求巨大与市场供给不足的二元矛盾在巨灾保险市场中表现的极其明显。政府作为现代社会公共产品的最主要供给和保障...
关键词:巨灾保险 政府责任政府干预 因由 
取水许可制度适用范围辨析——对《取水许可管理办法》第七条的质疑被引量:7
《资源科学》2013年第3期578-584,共7页冯嘉 
中国法学会十大专项课题:"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和可持续发展的法律问题研究"(编号:Cls10-9)
《水法》规定取水许可制度适用于直接取用江河、湖泊和地下水资源的行为,这一规定在正确区分水资源与产品水的基础上全面、合理地界定了取水许可制度的适用范围,既有效地保障了国家对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又杜绝了盲目扩大水行政许可的适...
关键词:取水许可 适用范围 上位法 下位法 水资源 产品水 
论未来我国环境立法的方向——以《环境保护法》的修改为切入点被引量:1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101-104,共4页代杰 
中国法学会十大重点研究专项项目"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和可持续发展的法律问题研究"(CLS10-9);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项目"农产品产地环境立法研究"
党的十八大报告为未来我国环境立法指明了方向。未来我国环境立法应当以生态文明为目标,更加严格地保护环境资源,更加重视对公民权益的维护,推进环境法的执行。以促进生态文明为目标要求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在发展中...
关键词:环境立法 生态文明 环境保护 公民权益 《环境保护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