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法

作品数:4998被引量:12053H指数:4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蔡守秋常纪文吕忠梅徐祥民秦天宝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福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文科建设下环境法学教育的挑战与应对
《高教学刊》2025年第S2期45-48,共4页区树添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非现场环境执法模式研究”(23CFX042)。
《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建设提出新目标和新要求,我国文科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面临着新文科建设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的新挑战。在我国不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法治建设过程中,我国环境法学教育从边缘走向主流...
关键词:新文科 环境法教学 人才培养 涉外法治 生态文明 
生态环境法典的严格责任条款设置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5年第2期98-102,115,共6页毛彦君 
比较研究表明,许多国家将严格责任的适用范围限制在法律规定的具体危险源,这种限制引发了“同案不同判”以及恣意裁量评价的问题。由于现行立法仅涵盖部分危险情形,因此,一些学者主张在生态环境法典的责任编中引入严格责任的“一般条款...
关键词:生态环境法典 编订纂修 生态环境责任编 严格责任 
利益衡平视角下法律保护的启动分析——以环境法保护的应然性解析为中心
《江汉学术》2025年第2期47-58,共12页周旭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优化研究”(22&ZD138)。
在损益衡量的视角下,法律保护需在标准、收益、损失与比较四个维度细化衡量要点,形成可供评价的参照规律。以环境法的启动时机判断为视角,可总结出法律保护应然性解析的若干原则。从原理意义上分析,环境法保护既符合公权保护的逻辑顺位...
关键词:环境法 法律保护 法律治理 利益衡平 
自愿性环境协议的法治化进路
《江汉学术》2025年第2期59-68,共10页孙俊杰 王艳分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区域协同立法的理论逻辑与运行机制研究”(24CFX009);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区域协同立法研究”(2023CFX033)。
自愿性环境协议在实践中面临着性质不确定的问题。根据自愿性环境协议在主体上的绝对不对等性、在客体上以节能减排行为为主以及协议目的上的直接公益性等特征,在理论定性上应被认定为纯粹的公法契约。基于自愿性环境协议的公法契约属性...
关键词:环境法 公私合作 自愿性环境协议 公法契约 行政协议 协商行政 
论生态环境法典编纂的宪法价值秩序基础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37-49,共13页黄一帆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宪法规范下环境法律体系化研究”(21XFX00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法律制度体系研究”(20ZD186)。
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若想从成典走向善治,须以宪法价值秩序为基础。而宪法价值秩序的全面与中立之争,影响其指引生态环境法典编纂的具体方式。回到诠释学的视野,以宪法文本为依据厘清宪法的内部规范层次,是宪法价值秩序指引生态环境法典编...
关键词:生态环境法典 价值秩序 宪法 环境法律体系 
环境法预防原则司法适用的法理审思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63-76,共14页黄红霞 尤明青 
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空间向度下山西生态环境法治建设研究”(2023YY268);山西省法学会研究项目“人工智能对地方生态环境法治建设的影响研究”(SXLS(2023)B10-1)。
从整体预防观角度来看,环境法预防原则的司法适用研究不应仅局限于风险预防面向或某一诉讼领域,而应立足于我国生态环境法治实践,对其整体性适用现状进行全面考察和法理审视。通过分析预防原则在不同司法领域中的适用方式以及所指向的...
关键词:预防原则 保护优先 司法适用 法理重构 
生态环境法典编纂中气候变化应对的逻辑与理路
《江淮论坛》2025年第2期63-72,F0003,共11页张宝 郝楠楠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环境司法实践中法律责任的创新及其法典化研究”(24AFX015)。
应对气候变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协调多重关系,专门立法有其必要性。在专门立法短期内难以启动的背景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宝贵契机。从实践逻辑看,应对气候变化的价值最宜通过法典凝聚,协同推...
关键词:生态环境法典 应对气候变化 “双碳”目标 减缓与适应 
法典化视阈下的生态环境责任整合——以法经济学为切入点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150-160,共11页王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1CFX076)。
当前,我国环境法律法规分散,生态环境责任之设置也因相关立法体系性不足存在错位或重合,环境法典编纂工作为此难题提供了可能的解决途径。以法经济学为切入点,对生产活动负外部性消弭途径的理论发展进行梳理可发现,环境法具有其自身的...
关键词:环境法典 生态环境责任 民法典 法经济学 
生态环境法典体系化历史中的法律渊源
《行政法学研究》2025年第2期3-16,共14页高利红 
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环境司法实践中法律责任的创新及其法典化研究”(项目批准号:24AFX015)的阶段性成果。
为保持生态环境法典的安定性、简洁性、融贯性,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中功能性强、过于细密的、价值理念悬殊的规范应由单行法另行规定。为保持法典的开放性,未来的新型单项立法不可避免,单项立法应在生态环境法典框架下再出发。指导案例有...
关键词:生态环境法典 单行法 地方立法 判例 民间规范 
环境健康保障的生态环境法典表达
《行政法学研究》2025年第2期17-35,共19页朱炳成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环境健康权保护的公私法协动进路研究”(项目批准号:21CFX049)的阶段性成果。
保障公众健康既是生态环境法治的原初目的之一,也是编纂生态环境法典的重要目标。这不仅要求生态环境法典在理念层面呼应“以人为本”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宗旨,也要求从立法目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等方面构建健全的环境健康法治体系。我...
关键词:环境健康 环境健康风险 生态环境法典 法典化 保障公众健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