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BZW003)

作品数:16被引量:1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韩德信王晓华王立鄂霞杨爽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文艺理论与批评》《外语学刊》《当代文坛》《东岳论丛》更多>>
相关主题:打工文学乡土文学文学理论文学文化模式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经济管理艺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日常生活·审美观念·小人物书写被引量:2
《东岳论丛》2018年第12期84-89,共6页韩德信 王晓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新时期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逻辑起点研究"(12BZW003)的阶段性成果
自20世纪中叶开始,日常生活理论将人的存在问题重新拉回到现实层面,避免了单纯从精神层面探讨人的价值与意义的传统做法。美学研究也发生着多重新变,审美经验、审美主体受到普遍重视。小人物书写成为日常生活场域中的小说创作的重要形...
关键词:日常生活 审美观念 小说创作 小人物书写 
现代性与乡村日常生活关系的文学思考
《励耘学刊》2018年第2期96-108,共13页韩德信 王晓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期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逻辑起点研究”,项目编号:12BZW003
现代性与乡村日常生活之间的矛盾冲突,构成了20世纪中国文学场中的一道鲜明色彩。乡村日常生活具有重复性与单调性、自然性与恒久性、经验的固化与思维的惰性、纲常伦理与礼仪习俗的伦理作用等特征。这些特征与现代性之间形成矛盾。20世...
关键词:现代性 乡村日常生活 20世纪文学 
乡土意识的艺术呈现——刘玉栋作品研究
《山东社会科学》2015年第11期53-57,共5页韩德信 韩存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新时期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逻辑起点研究"(项目编号:12BZW003)的阶段性成果
乡土意识是产生于农业文明、发酵于工业文明之下的一种文化形式和思维方式。它以感性形式出现,更多体现为人们的一种理性且恒定的认识起点与判断标准。乡土意识是乡土文学的内在灵魂,乡土文学是乡土意识的艺术呈现。刘玉栋的乡土文学以...
关键词:乡土意识 乡土文学 刘玉栋作品 
现代化·现代性·乡土文学——以刘玉栋作品为例被引量:2
《文艺理论与批评》2015年第4期112-115,共4页韩存远 韩德信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新时期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逻辑起点研究"[12BZW003]的阶段性成果
乡村中国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叙述场中的主角。凭借对乡村中国的个体体验与集体记忆,不同作家笔下的乡村中国构成了20世纪中国文学场中的乡土文学的盛况。纵观20世纪中国乡土文学发展之路,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文学启蒙阶段。在这一阶...
关键词:乡土文学 刘玉栋 现代性 现代化 作品 20世纪 物质贫困 农民生活 
论互文性与解构主义被引量:1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59-63,共5页韩存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新时期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逻辑起点研究"(12BZW003)
"互文性"是法国学者朱莉亚·克里斯蒂瓦在批判继承前人理论基础上创设的一个文论术语。近年来,围绕互文性所展开的各项研究始终备受瞩目,而解构主义作为后现代思潮的重要分支,自传入我国伊始便引发了学者的激烈论争,且一直备受关注,但...
关键词:互文性 解构主义 后现代主义 
被碾轧着的底层之痛——郑小琼打工诗歌论被引量:2
《当代文坛》2015年第2期90-94,共5页王立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回到文本--新时期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逻辑起点研究"相关成果;项目编号:12BZW003
郑小琼由一个普通的打工妹转变为文坛里一颗耀眼的明星,已成为底层写作中的一段佳话。在郑小琼的创作中,打工诗歌是其作品的精华所在。作为出身于社会最底层,并且一直在打工者的队伍中打拼的郑小琼来说,她是打工阶层的见证者和书写者。...
关键词:郑小琼 底层 打工诗歌 
文学理论中反本质主义问题的反思被引量:1
《甘肃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7-10,共4页韩德信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新时期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逻辑起点研究"(12BZW003)的阶段性成果
新世纪以来,随着反本质主义问题的提出,文学理论教材编写中的一个重要理论现象,就是对"文学是什么"的本质问题的回避,而代之以"什么是文学"或"文学是作为××"的经验性描述或知识性阐释。这些教材中将文学本质的论述归于本质主义问题,...
关键词:文学理论 反本质主义 文学本质问题 
隋唐绘画艺术的审美特征论
《枣庄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101-104,共4页郄光超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新时期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发展起点研究>(项目编号:12BZW003)阶段性成果
隋唐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全面发展的时期,透过隋唐的绘画艺术可以直观地捕捉到这段时期绘画的审美特征。本文从审美文化的视角宏观地分析了隋唐时期的绘画艺术,分别从隋唐绘画艺术之根——和、隋唐绘画艺术之气质——风骨、隋唐绘画艺术...
关键词:隋唐绘画  风骨 意境  
文化模式视域下的打工文学
《当代文坛》2014年第1期65-68,共4页韩德信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新时期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逻辑起点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BZW003
打工文学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文化模式是被不同民族或不同时代的人们所普遍认同的,由民族精神、价值取向、伦理规范、习俗等构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以及生存方式。从上世纪80年代始,伴随着我国现代化建...
关键词:文化模式 打工文学 冲突与对立 整合与转型 
哲学与文学理论关系问题研究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45-49,共5页韩德信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新时期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逻辑起点研究"(12BZW003);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当代文学理论之反思"(08CWXJ17)的阶段性成果
目前学术界在文学理论中关于反本质主义问题的争论一直未能停止。究其原因,反本质主义论者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文学理论过分依赖哲学,受其影响而丧失了文学理论的学科基础与自身理论的合理性。文学理论中本质主义问题出现的原因在于:受...
关键词:文学理论 哲学 理论品格 实践品格 理论再生能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